星空·体育中国官方网 还为停车犯难?智能全自动停车场来了,90秒内机器人帮你泊好车
楚天都市报记者徐巍 摄影:楚天都市报记者肖浩实习生周源
逛商场、去医院“停车位难”。人们上班或者下班回家都要“抢停车位”。停车难已成为令人烦恼的“城市病”。为此,占地面积小、空间利用率高的立体车库被视为缓解停车难的“良方”。然而,记者近日走访多个商圈和写字楼发现,大量立体停车位空置,沦为“摆设”。
不过,得益于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前沿技术的加速落地,智能全自动停车场也将出现在武汉。通过改进立体车库,采用AGV智能机器人代车主停车,90秒内即可完成停车或取货。汽车或许是解决停车问题的新途径。
现状
立体停车位大多带家具
近日,在街道口的珞珈创意城,女车主小萌驾驶着一辆SUV驶入地下车库。她先尝试将车停在靠近入口处的停车位,但由于停车位坡度较小,她猛踩油门倒车。试了四次都没有成功后,他转身将车停在靠近后面的平坦停车位上。整个停车过程花了近三十分钟。 “这样的停车位对于我们这样的‘菜鸟’来说简直就是一种折磨,感觉就像分分钟都会撞到旁边的铁柱一样。”小萌抱怨道。
在一些停放越野车的立体停车位中,轮胎侧面紧贴车位边缘,这是对驾驶技术的考验。开了十年车的车主陈先生说:“宽度有限,不能随便动方向盘。即使是我们这样经验丰富的司机,也得听从指挥。如果不好,车轮会转向一侧并受到摩擦。”记者在现场还看到,一名车主在停车位试图停车时,因车身太高,差点被车顶刮伤。幸亏身后车主提醒,才避免被撞。
记者随后询问了20多名车主,是否曾将车停在立体车库内。超过一半的人表示他们从未使用过它,也不知道它建在哪里。使用过的车主表示,停车取车需要等待,而且没有普通停车位。 “方便”,“车子搬来搬去感觉不安全,还是停在地上比较省心。”
记者随后走访了旭东品茂、绿地国际写字楼等地。这些闹市区很多地方虽然都配备了立体停车位,但基本都是作为平面停车位使用,利用率很低。
痛点
停车难,以后维护费高。
记者调查了解到,目前市场上的立体停车设施主要有“升降横移”和更加智能化的“平移”两种。前者单个车位费用在2万至3万元之间,后者单个车位费用在2万至3万元之间。大约4万到5万元。与普通车库相比,三维车库存在一些短期内无法解决的“缺陷”,而正是这些缺陷限制了三维车库的发展。
首先,停车的技术要求较高,是很多车主对立体车库不感兴趣的原因之一。第三,立体车库对停放车辆的整体要求比较“苛刻”。某写字楼物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地下车库二层以上车辆限长5米、宽1.85米、高1.55米、重量1.8吨。但超高、超宽、超重的私家车大量存在,集中在一些越野车、商务车、面包车等。
另外,立体停车位属于停车设备。与普通停车位相比,立体停车位就像电梯一样,每月至少需要维护一次。一旦出现紧急故障,需要有人排查、修复。质检部门还将每两年进行一次年检。年检前需进行检修。由于立体车位是机械结构,包括电机、钢丝绳等,都属于损耗品,与其他车位的“一劳永逸”的车位相比,三维车位确实存在更多的后续问题。立体停车位。 “与平面停车位相比,立体停车位不仅需要初期投资,还需要后期维护,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业内一位经营者表示,以一个拥有200多个车位的立体停车库为例,一年后,人员看护(驻场经营者、管理人员等)的人力成本约为90万元,而常规维护费用(注油、切换电池阀门、皮带轮检测等)约为80万元,再加上数万元的电费、能源消耗等费用。以此计算,每年的运维成本超过100万元。
创新
机器人90秒帮你停车并放入车库
针对立体停车位的痛点,一些科技公司结合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技术,让车主享受智能停车。
作为武汉首家研究智能机器人车库的企业,智翔机器人公司已与武汉天佑医院签署停车位改造协议。将于本月底开工建设,预计10月份正式投入使用。届时,它将成为武汉首个智能机器人停车场。周四,记者驱车前往鄂州市葛店区创业大道。智象机器人CEO李元明向记者展示了他们的实验基地。 “这个项目历时五年多,现在可以正式实施了。”
记者在现场看到,乍一看,智能机器人停车库与普通立体停车场并没有太大区别。唯一不同的是,多了一条四爪机械臂。这就是AGV机器人,即“自动导引运输车”。 ”是指装有电磁或光学等自动引导装置,能沿规定引导路径行驶星空·综合体育官网入口,并具有安全保护和各种移载功能的运输车辆。车主只需将车开入“缓冲区”即可。第一次使用时,扫码进入平台手机APP,输入车牌号,点击保存汽车,剩下的事情由机器人来完成。
只见机械臂利用雷达定位找到了汽车四个轮子的位置,准确地抓住了四个轮子,轻轻抬起,然后放入车位。整个过程用时不到90秒。取车时,只需手机点击即可取车,还可以在APP上支付停车费。
李元明告诉记者星空体育平台官网入口,虽然看起来很容易,但解决视觉、通讯、雷达识别等问题却花了很多时间。经过反复试验、不断完善,样机一号已完成联调联试,可投入使用。后续II型、III型、IV型已开发出来。 “机器人的停车速度不仅更快,而且比人工具有更高的安全系数。通过精密探头的测量和高速计算机计算,机器人可以将停车误差控制在5毫米以内,司机将不再被看见。”智能停车场存在各种停车困难,如倒车时看后视镜、停车距离另一辆车太近打不开门、不小心刮伤其他车辆或墙壁等。
趋势
部署智能车库,打造共享汽车平台
记者了解到,其他城市已率先实施智慧停车库。去年年初,南京夫子庙附近的智慧停车库首次亮相,采用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激光导航+梳齿交换”汽车搬运AGV机器人;同年7月,北京五棵松地下停车场开业试运营,共有2679个停车位可供消费者使用,其中智能停车位60多个。车主只需站在出入口处即可一键停车、取车。 。此外,杭州湖滨银泰大厦的智慧停车库也预计在2018年底前投入使用。“其实我们不难发现,现在停车场的管理人员越来越少,而且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行驶的动态交通和停车的静态交通压力同时增大,智慧停车已成为必然趋势。”李元明认为,建设智能机器人停车库只是第一步,未来该领域还有很大潜力。
他表示,共享汽车无法推广的最大问题是停车场太少。如果智能机器人停车库在武汉、全省乃至全国形成网格,最终构建一个共享汽车平台,那么共享汽车、共享自行车就可以无缝连接,大大减少出行成本和时间,缓解交通拥堵。
然而,智能停车库仍处于实施的初级阶段。全国范围内的建设规模还比较小,还没有得到足够的认可。具体操作也正在探讨中。能否被公众接受,还有待实践检验。此外,建设规划周期长、项目运营价格高等因素也制约着智能机器人停车库的发展。李元明表示,目前大部分停车场建设项目仍由政府主导星空体育官方网站,因此停车机器人的发展速度将很大程度上受到政府决策的影响。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