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体育app官方下载 雷军眼光果然毒辣:造车后投的第一家智能车公司,要敲钟IPO了
福家寺贾浩南
智能汽车参考|公众号AI4Auto
科创板智能辅助驾驶第一股正式进入冲刺状态。
总部位于上海的纵目科技刚刚获得上交所受理科创板IPO,计划融资20亿元。
与近期遭遇冷遇的L4高端自动驾驶玩家不同,纵目科技是一家更专注于智能辅助驾驶量产的公司。
其主要产品包括高端自动泊车系统、车身360°环视系统等,赢得了东风、长城、文杰……等整车厂的青睐,市场份额接近20%。
而且,纵目科技是小米正式宣布造车后,其投资的第一家智能汽车产业链公司。
不靠开车而是靠停车,不靠高速而是靠低速,第一家智能辅助驾驶公司纵目科技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
纵目科技核心数据
据上交所公开披露文件显示,纵目科技拟公开发行3211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不低于25%。募集资金规模达20亿元。
纵目科技本次公开募资将主要用于上海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东阳智能驾驶系统生产基地项目(一期)及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纵目科技成立于2013年,以导航车起家。
2015年开始进军辅助驾驶ADAS领域。
招股书披露了纵目科技近三年的主要经营数据。
首先是收入。一季度纵目科技营收9003万元; 2021年、2020年和2019年全年收入为:
可以发现,纵目科技今年营收增速大幅提升星空体育app下载入口,一季度营收接近去年全年总营收的一半。
与之相对应的是,纵目科技的研发投入呈快速上升趋势:
2022年同季度的研发投入已占上年的1/3左右。
与此同时,还有一个趋势。纵目科技披露的财务周期中,研发支出普遍高于营业收入。 2019年和2020年,甚至是收入的2倍左右。
纵目科技将业务重心转向智能驾驶以来星空体育官方网站,始终在研发上投入巨资,并不受营收金额影响。
截至2022年3月31日,纵目科技共有员工835人,其中研发人员517人,占比61.92%。
这也使得纵目科技至今仍处于亏损状态:
几乎可以推断,随着今年研发投入的快速增加,2022年亏损将进一步扩大。
截至2022年第一季度,纵目科技账上现金总额为5.43亿元。
从今年一季度的亏损和营收情况来看,纵目科技即使短期不融资,实际上也能维持一段时间的正常运营。这是由于纵目在初期就向其他方向发展了营收业务,与大多数白手起家的自动驾驶初创公司不同。
不过,选择此时上市,与纵目科技目前的商业模式和未来规划息息相关。
是什么支撑纵目科技IPO?
产品、业务、技术都在纵目科技的招股书中披露,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国内智能驾驶第一股的真面目。
在产品层面,纵目科技目前主要提供低速停车场景的智能驾驶系统,包括全景监控图像功能、自动停车辅助功能和自主停车功能。
其中,纵目特别强调全栈自研能力。纵目科技拥有停车系统的传感器、控制模块、软件算法等全部产权。
车位自动识别率可达95%以上。感知能力和控制精度可以保证最终停车角度偏差小于2°。
可支持进出水平极窄空间车位(车身长度+70cm)和垂直极窄空间车位(车身宽度+60cm)停车。
障碍物识别方面,除了支持车辆、行人、锥体、警示牌、方柱、限位器、减速带、地锁等常规障碍物外,还支持车辆拖钩、吊火等特殊障碍物消防栓。障碍物识别可以适应更多停车场景。
第二大产品是纵目科技自主研发的智能驾驶系统。
纵目这里主要强调硬件能力,即针对不同级别智能驾驶任务的自主研发域控制器,以及关键传感器解决方案。
例如,域控制器系列最先进的产品LDU,据称支持L3及以上自动泊车和高速领航辅助驾驶,已获得长安、一汽等车企指定。
此外,在传感器解决方案中,纵目科技最值得关注的产品是4D毫米波雷达,它除了距离、相对速度和方位角等几个参数外,还可以利用时间来确定与目标高度相关的信息。
目前4D毫米波雷达的成本比激光雷达低,被认为是弥补传统毫米波雷达能力限制的解决方案。
纵目科技的4D毫米波雷达分为角度雷达和前向探测雷达,距离分别为80m和210米。
其中,4D角度毫米波雷达已在华为文杰M5上量产。
纵目科技现阶段的主要产品一是自动泊车系统,二是自主研发硬件的智能驾驶系统。
这两款主打产品帮助纵目科技在业务层面赢得了十几家国内主要主机厂的青睐:
其中,纵目自动泊车系统已投放20余款车型,年出货量10万台,约占国内市场的18%。
在技术方面,纵目科技也强调其软硬件一体化的研发能力。
上述所有传感器解决方案,包括4D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摄像头在内的硬件均由纵目科技自主研发。与市场上常见的产品相比星空·体育中国官方网,每款产品都有自己专门针对智能驾驶任务开发的功能。独特的优势。
除了硬件之外,还可以提供相应的智能驾驶软件。
纵目自主研发的智能驾驶系统可提供“L0至L4低速智能驾驶功能”。主要技术模块包括:
依托视觉与多传感器融合感知技术、停车路径规划与控制算法技术、实时定位与建图技术以及智能驾驶域控制器和传感器硬件设计。
所以对于纵目科技来说,它并不是走一条高调的自动驾驶之路。
与业内常见的以算法和驾驶领域能力为核心优势的自动驾驶初创公司不同,纵目科技从开发难度不那么大的停车领域入手,凸显了软件与驾驶一体化的低成本优势。创建自动停车的硬件。该细分电路的头部。
纵目在招股书中明确表示,将推广“驾泊一体”高端智能驾驶技术,实现驾驶领域L2+高速NOA功能和L4级自动泊车功能的融合。该方案已获得长安汽车指定。
此外,纵目科技从去年开始成立了售后市场、无线充电和智慧城市事业部。
注重研发,投资未来,这是纵目账面资金依然充足的情况下,仍然选择IPO的核心原因。
纵目科技是谁创建的
纵目科技成立于2013年,创始人为唐锐。
1976年出生,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硕士学位。曾任棕榈微电子公司软件总监、CSR半导体(现被高通收购)全球高级研发总监。拥有14年硅谷汽车电子半导体研发及管理经验。
唐锐的职业生涯与硬件和半导体密切相关。例如,他带领团队开发了全球首款集成GPS应用处理器芯片,成功推动了中国手持导航市场和车载导航市场从零到百亿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 。
目前市场上有很多基于AtlasV、AtlasVI、Prima、PrimaII等集成GPS和北斗基带功能导航主芯片的南车车载导航解决方案。唐锐主持研发并成功推向市场。
这也是纵目科技与其他自动驾驶初创公司最大的区别:自研硬件的优势。
招股书显示,唐锐及其母亲李晓玲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持有纵目科技33.31%的股份,成为纵目科技第一大股东及实际控制人。
自成立以来,纵目科技共经历了10轮融资。最受关注的是去年小米产业基金领投的D轮。小米目前持有4.73%的股份。
此外,看好并押注纵目科技的还有高通创投、联想控股、君联资本等。
纵目科技IPO已获上交所受理。如果上市成功,将成为国内智能辅助驾驶公司的“第一股”。
这也是今年自动驾驶行业最值得讨论的现象之一。
高端自动驾驶技术入局的玩家今年都进入了寒潮或瓶颈期,商业化不及预期,融资上市也遭遇挫折。有的甚至破产了。
只有那些有大厂商、巨头支持的玩家还在坚持。一些初创公司已转向量产辅助驾驶,而另一些公司则在艰难生存。
这种趋势甚至蔓延到了供应链。 L4和Robotaxi的国外激光雷达供应商有的已经破产,有的则通过合并求存。
L4阵营所谓的“降维”攻击并没有到来。反而是L2切入,以量产为首要目标的自动驾驶企业迎来了第一波曙光。
可以说: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
一方面,L4自动驾驶明星独角兽破产,另一方面,L2路线的辅助驾驶公司上市。
纵目科技招股书传送门: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