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B半岛·体育在线登录 资本热涌智能制造 智能单车纷纷众筹

目前,智能自行车产品大多采用“硬件+APP”的方式,实现数据记录、定位、防盗等功能。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投资风向标

关注新一轮创业浪潮①

在国家和有关部门的大力倡导和积极支持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正在全国范围内兴起。依托政策层面的大力支持,借助互联网等先进技术作为新手段,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加入创业大潮,借助资本的力量,瞄准产业转型和消费升级。从今天起,《投资周刊》将推出“聚焦创业新浪潮”专栏,捕捉企业家和民间资本的创业方向、创新模式、创新产品,为读者解析创业大潮中涌现的新事物、新趋势,为有志创业者拓展视野、开拓思路。敬请关注。

策划协调 谢美琴 牛思源

“迎风而上,无所畏惧。”这是即将上映的电影《破风》中的一句台词。这部青春励志电影由彭于晏、王珞丹等新生代演员主演,讲述的是骑行的故事。7月31日、8月2日在全国279家影院提前点映,预售票开售一秒内就被抢购一空。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的普及,自行车正逐渐从传统的交通工具转变为时尚、娱乐性的健身工具。在骑行潮流逐渐兴起的同时,相继“普及”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家电的“智能硬件热”也开始蔓延到自行车领域。

由于智能自行车项目密集涌现,2015年被很多人称为“智能自行车元年”。在这波“互联网+自行车”创业风潮中,拥有互联网思维的新“玩家”会改造传统行业,还是一场炒作大于现实的资本狂欢?在众多的智能自行车产品和团队中,究竟哪一个能在未来市场中“突围”?

南方日报记者牛思源、实习生周鲁珊

【现象】“智能自行车”领域涌动资本热潮

炎热的夏天,还不如“智能自行车”引发的资本热潮来得热。自2014年底兴起以来,“智能自行车”概念在2015年愈发火爆,随着一款款产品的陆续上市,越来越多的智能自行车创业公司成为资本的宠儿。

7月底,推出智能骑行头盔“LIVALL”的深圳前海零距离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A轮融资,获深圳市政府2500万元投资及扶持补助。

LIVALL官方表示,此次融资总额8000万人民币半岛·综合体育官网入口,是今年以来国内智能硬件领域最高金额的A轮融资。此前,LIVALL曾透露已获2000万人民币天使投资,天使轮时估值已达数亿元。

就在LIVALL宣布A轮融资消息的前几天,智能自行车领域的创业公司野兽单车刚刚宣布完成5000万元A轮融资。在天使轮中,仅有APP的野兽单车获得了徐小平的百万美元天使投资。

事实上,LIVALL、野兽骑行并非孤例,即便排除平衡车、电动车等“智能出行”领域早已风靡的创业项目,目前涉足智能自行车相关产品的创业团队获得炙手可热的投资也早已不是新闻。

国内首家推出“智能自行车”产品的上海创业团队“Basic Concept BiCi”,据说早在去年就获得了上海联创投资数百万美元的天使投资,估值超过1000万美元。同样主打智能自行车的两支创业团队——厦门的“Cookie Bike”和深圳的“BeginONE”,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也证实,已完成Pre-A轮融资,每支融资额均达1000万人民币。

今年7月,因推出四款智能自行车而成为热议话题的创业团队700BIKE,此前因九邦数字原创始人张向东离职加入该团队而备受关注。今年3月,700BIKE披露已完成1500万美元A轮融资半岛·体育中国官方网,投资方包括高榕资本、华创资本、IDG资本等基金,同时还获得3亿元人民币的供应链贷款。

7月上市的智能自行车配件“鸟蛋”创下京东众筹平台“最快售罄纪录”的青岛菜鸟科技,此前还传出已获得投资人蔡虎的天使轮投资,估值3000万元。

【市场】互联网巨头只看概念不见产品

在众多“智能自行车”项目中,互联网巨头百度的“DuBike”无疑是知名度最高、影响力最大的,去年11月百度第一代DuBike原型车的亮相拉开了智能自行车热潮的序幕。

据悉,DuBike项目于2014年4月启动,第一代原型产品由百度IDL(深度学习实验室)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于去年10月共同设计完成。DuBike计划以百度大脑为核心,将导航、社交、健康监测、众包骑行地图、智能推荐路线、健身计划等功能集成为模块半岛·体育网站平台登陆,并通过平台化、接口化的方式向所有自行车厂商开放。

当时外界猜测DuBike将在2014年底或2015年初上线,但去年11月宣布之后,就再无DuBike消息,百度DuBike官方页面虽然还在,但一直没有更新,甚至有消息称DuBike项目已被百度取消。

相比百度的DuBike,乐视智能自行车项目“超级自行车”的方向要清晰得多。今年4月,乐视宣布进军智能自行车领域,旗下乐视体育、乐鹅、飞歌集团联合成立新公司,推出首款智能硬件产品“超级自行车”。当时乐视介绍,超级自行车包括个性定制版和专业发烧版,首款发布的产品是一款个性十足的城市休闲车,预计今年6月发布,7月正式开售,另外两款自行车产品将于下半年发布。

虽然实车未能如期发布,但从贾跃亭微博及乐视商城上标有“八月见”的广告来看,乐视超级自行车8月份正式上市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此外,今年初投资手机骑行应用“骑行”的小米,也传出将布局智能自行车的消息。据悉,三星、联想、索尼等互联网及消费电子巨头也对智能自行车产品感兴趣。

[问题] 初创公司尝试众筹,褒贬不一

相比于互联网巨头迟迟未发布的智能自行车,不少创业公司的产品推出速度很快,并通过众筹、电商等渠道抢占了这一新兴市场。

据京东方面给南方日报记者的回复,截至7月底,该平台已众筹智能自行车产品超过30款,其中不乏众筹金额超百万的爆款产品。专业自行车垂直网站美骑网策划总监何兆志也透露,自己接触到的智能自行车创业团队不下14个。

对于正在研发智能自行车的创业公司来说,众筹大大减轻了营销压力,并为其快速走红提供了低成本的平台。然而,由于产品成熟度、可靠性、售后服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一些智能自行车在走红之后也遇到了不少麻烦。而在这波智能自行车热潮中,也有一些人试图趁机捞一把。

今年3月,“洛克菲勒智能自行车1代”在京东开启众筹,售价997元/辆,截至4月22日众筹结束,共筹得796余万元,支持者7074人。然而,这款筹得“明星级”金额的产品,在众筹结束后,却在其天猫旗舰店低价销售,违背了众筹精神,遭网友投诉维权。此次事件也被网友称为国内“众筹第一起集体投诉”。

5月中旬,“潮流智能自行车”上线淘宝众筹,推出三款智能自行车产品,截至众筹结束,已筹得资金247余万元,支持者1461人。

6月下旬,收到货的众筹支持者发现,所谓“超派智能自行车”的包装上印有洛克菲勒的商标,说明书也是洛克菲勒智能自行车的,与包装上的明显不一样。此外,洛克菲勒和超派的产品质量也受到质疑。不少网友发帖称,配件与宣传不符;智能显示屏有明显划痕,做工粗糙;智能系统故障频发;前叉做工有问题,轮毂和脚蹬强度不够,座垫用料差。

据美企网7月下旬报道,洛克菲勒、潮牌、巴尔扎克、BAT100、MOGGY黑猫等在四家众筹平台发起的6次众筹,均由同一个老板中德所罗门牵头。今年2月,注资1.25亿元的上市公司姚记扑克的重组公告显示,中德所罗门在今年1月31日重组了多达15家全资子公司,且并非初创团队。

受前两次众筹集体投诉影响,所罗门接下来的众筹均被平台叫停,一次众筹未能达成目标,其余两次众筹正在进行中。如果众筹金额属实,所罗门从前两次众筹中筹集的资金超过1000万元,如果加上正在进行的项目,涉及金额超过2000万元。

“一失足成千古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创业公司负责人告诉南方日报记者,所罗门的做法几乎透支了所有智能单车创业者的信用,对后来进入众筹的创业者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案例】智能自行车的多种赚钱方式

目前已上市的智能自行车产品大致可分为整车和配件两大类,大多采用“硬件+手机APP”的方式,实现数据记录、社交排行、定位、防盗等功能。

不过,也有部分创业团队放弃了APP,将重心放在混合动力等功能上。对于自己的智能自行车产品,有的创业者决定自主打造,以保证产品的完整性和体验感,也有的创业者选择与现有的传统自行车企业合作。相比于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同质化程度较高的智能硬件产品,智能自行车从一开始就呈现出了丰富多彩的面貌。

思路一:自主造车,抢占细分市场

自行车属于工业品,产业链成熟度较高,传统自行车品牌一般只设计制造车架等主要零部件,车轮、传动系统等零配件则从知名供应商采购。目前上市的智能自行车中,仅有BiCi、700BIKE和Cookie Bicycle三家自主设计开发车架,瞄准小众市场的需求。

去年11月发布的“奇子BiCi”是国内首款真正意义上的智能自行车,由上海创业公司“Basic Concept”推出。BiCi采用碳纤维车架和451轮(22英寸),其“智能”功能包括骑行数据记录、防盗报警、智能灯光等功能,并通过星哲今年1月收购的骑行APP与手机连接。

由于定价过高、供应链问题、延迟发货和品控问题,BiCi的三次线上预售截至目前销量并不多。据称,Basic Concept今年的大部分重心将从智能自行车产品转向骑行社区的运营。

如果说BiCi是第一款上市的智能自行车,那么700BIKE无疑是最出名的。今年6月,700BIKE策划了一场“盲订”活动,几天之内就收到了超过2万份预订。7月19日,700BIKE正式发布了旗下四大系列的全新城市自行车。

目前正在京东众筹的曲奇自行车也采用了自主设计的车架,单速版和变速版售价分别为1499元和1999元。截至发稿时,两款自行车的众筹金额已超过213万元,支持者超过7000人。

创业团队厦门趣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这款智能自行车,不仅在车身上集成了LED灯、速度指示灯、GPS模块和控制按钮,还采用了高通骁龙芯片作为“大脑”。趣骑单车创始人吴俊斌透露,其产品除了提供数据记录、导航、防盗等功能外,还能连接“趣骑单车”手机APP进行社交,主打18-25岁年轻人群体。

思路二:联手传统厂商,主攻智能配件

相比推出整车,从智能配件入手所需资金更少,难度更低,是更多创业团队的选择。在推出整车众筹之前,曲奇单车就推出了一款“曲奇智能可穿戴骑行电脑”,并在京东众筹中筹得22万余元,支持者人数达1986人。

除了Cookie的智能可穿戴自行车码表,其他多款智能骑行配件也在多个众筹平台爆红,包括青岛菜鸟科技的“鸟蛋”、野兽单车的智能把立、南京大学生创业团队的马蹄智能自行车码表、自行车发电移动设备骑士魔方、芳动智能的运动头管等。

LIVALL也是一家从智能配件起家,后推出智能自行车的创业公司。今年5月,LIVALL在京东众筹上线了四款骑行装备:LIVALL智能闪充头盔、智能闪控、手机支架、踏频传感器。智能闪充头盔+闪控的众筹最低价为399元,最终以4585位支持者众筹到107万元。

不过在进入智能自行车领域方面,LIVALL并没有采取曲奇单车独立制造的方式,而是选择与传统自行车厂商结盟。在宣布完成A轮融资的发布会上,LIVALL创始人兼CEO郑波宣布成为京东众筹合作伙伴,并与碳纤维自行车制造商、中国国家自行车队装备提供商中关村科技签订合作协议。

合作达成后,LIVALL将携手中关村智联推出城市越野智能自行车“O2氧气系列”的三款智能自行车。

郑波做智能自行车的思路很清晰:先做智能自行车配件,再与其他公司合作推出智能自行车。另外,通过相应的骑行社区增加用户粘性。与ZGL的合作,将让LIVALL以更快、更轻的方式进入“智能自行车”领域。

观点三:“智能”并不一定意味着基于互联网

无论是智能车辆还是智能设备,“联网”功能几乎是智能化的标配。通过硬件联网打造骑行社区吸引流量,似乎已经成为智能自行车产品的普遍选择。不过,也有创业团队选择对这种“智能化”说“不”。

深圳佳信科技创始人尹祥林就是这样的人。今年6月,深圳佳信科技推出的智能自行车“Begin One”在京东众筹上线,最终获得众筹金额50万元,支持者1168人。

尹祥林透露,经过激烈的讨论,创业团队最终决定在APP上线前暂时放弃,Begin One将更加专注于电动助力功能的智能化,APP和其他社区运营暂时搁置。

关键词:

客户评论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