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体育中国官方网 "代步神器"平衡车时速18公里堪比自行车 无刹车危险(图)

据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报道,早晚高峰,道路拥堵,电动滑板车、独轮车、两轮平衡车成为不少上班族的选择。这些车还能开上路吗?真的安全吗?

小张是一名白领,今年年初他花了近万元买了一辆两轮平衡车,因为操作简单,又避免了堵车的麻烦,所以这辆平衡车就成了小张的新车。

即便如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平衡车的问题开始显现。

虽然平衡车反应灵敏,但是相比于汽车里的铁打的人,在车流中毫无防护地骑平衡车还是有点让人担心的,所以平衡车渐渐被小张淘汰了,现在只是偶尔骑着,带出去小区玩玩。这种平衡车的运行原理是什么?安全吗?

江志远告诉记者,平衡车的种类很多,主要有双轮和独轮,价格从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但基本都需要充电。单轮平衡车充电4小时后可以行驶28公里以上,最高时速可以达到18公里每小时,与自行车的速度差不多。

由于简单易学,平衡车的销量日益增长,平均每家店每月销售近20辆,购买者大多为青少年。

平衡车是机动车还是非机动车?需要上牌照吗?能在人行道上行驶吗?发生事故时如何识别?面对这一新现象,北京、上海等城市已经出台相关规定。平衡车被归类为玩具,不具备上路行驶的权利。青岛目前正在制定相关规定。

“代步神器”看似简单易学,还能避开交通拥堵,但平衡车没有方向盘和刹车,上路十分危险。北京、上海等城市已全面禁止平衡车上路,青岛相关法规也正在制定中。生活中,你会借助“代步工具”上路吗?(青岛在线广播电视台)

北京开始调查电动平衡车和滑板,禁止它们上路

据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新闻晚高峰》报道,不知道大家这两年在大街上有没有见过一种独轮车,很时髦,是电动的,可以站在上面前进,不用蹬脚踏,有的还有扶手,没有。直行还是转弯全靠脚的重心,彻底解放双手。所以踩上去很酷,可以把手插进口袋,交叉双手,看报纸等等,反正电动独轮车的广告是这样的,拍的。

虽然很酷,但这种东西一般很难掌握,比如没有扶手的电动独轮车,除非你天赋异禀,否则需要练习两周左右才敢骑,关键是没有刹车,刹车还要控制重心,所以虽然可以当做代步工具,但安全隐患确实不小。

因此继上海之后,北京也开始禁止这类交通工具上路。据北京交管部门介绍,不仅两轮或单轮的电动平衡车,就连电动滑板等类似工具也被禁止上路。交管部门已经开始对驾驶此类车辆的人进行纠正和警告。不过,虽然这种车辆已经不允许上路,但并不影响爱好者们的热情,它们还是可以在公园、广场等地方骑一骑。

什么是电动平衡车?回想一下以前在商场、超市半岛·体育中国官方网,服务人员站在上面,抓着扶手,身体前倾行走,身体后倾停止半岛·体育中国官方网,你一定对这种交通工具有印象。今年,这种只需要一两个轮子就能快速行走的电动滑板车,在北京等全国各地流行起来。很多人都把它带回家半岛·BOB官方网站,王先生就是其中之一。虽然很喜欢,但王先生支持骑电动滑板车上路。向平衡车说不:

记者:您什么时候购买的这辆电动平衡车?

王先生:现在是春天,我觉得很凉爽,很多人喜欢这个自行车,觉得很好玩,因为它像风火轮,我经常在公园骑,在家的时候,有时遛狗的时候也会骑,我觉得真的非常好玩。

记者:您骑着这辆电动平衡车在路上行驶过吗?

王先生:没有,只是在小区和公园里逛了一下。

记者:您觉得安全吗?使用过程中有摔倒过吗?

王先生:摔过,一开始就摔了好几次。

记者:您觉得它如果在路上行驶会危险吗?

王先生:我认为从理论上来说,这样在路上是比较危险的。

另一个同样被挡在马路上的东西,人们更加熟悉了,最近又有一首与之相关的神曲风靡了整个网络,没错,它就是滑板。电动滑板的流行可以追溯到二三十年前,很多欧美的校园电影也以它为主题。何不骑着它上路呢?滑板爱好者李东说,即便自己滑板技术还算不错,也不能保证绝对的安全:

李东:滑板的话,就是木质滑板,金属轮子。我觉得滑板的安全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水平。比如说,如果是我,我从事这个运动七八年都没问题,包括跳跃、飞行,还有很多比较难的动作。其实在路上,我可以预知行人,在一定程度上避开。如果你是新手,那肯定会很危险,尤其是在转弯的时候。

因此,李东也对这项禁令表示支持,作为一名滑板爱好者,他并不认为禁止滑板上路会影响“追风少年”对滑板的热情。

李东:其实我去德国留学的时候看到德国街头也是这样的,包括在美国滑板比较盛行的地方,其实这是违法的,他们的习俗是第一次劝阻你,如果不奏效的话,第二次的话就直接罚款了。

记者:一般来说,滑板爱好者都会找一个专门的场地来练习这项运动吗?

李东:我认为在中国,因为主要的特别场馆要么距离很远,要么票价很贵。所以人们会寻找开放的公园或广场,人多的地方。(《中国日报》)

年轻男子骑独轮车闯红灯致残疾,被判负70%责任

只用一个轮子就能“快步走”,前倾后仰就能加速或减速,就像哪吒脚下的风火轮一样。如今,这款名为IPS自平衡独轮车的“代步神器”受到不少人的追捧。不过,关于该车的型号争议颇多。近日,海淀法院判决,一名骑着“代步工具”闯红灯致残的学生对此次交通事故负主要责任。

闯红灯被撞是主要责任

去年7月4日晚,小飞(化名)和几名同学在使用IPS自平衡车在路上骑行,当行驶至海淀区学清路与石板房南路交叉口北侧时,小飞为了追赶自西向东过路的学生,匆忙闯了红灯。此时,一辆汽车恰好在绿灯时自南向北正常通过,与小飞的身体和IPS自平衡车发生了接触,事故发生后,小飞被紧急送往医院救治,经诊断为右胫骨粉碎性骨折,伤情构成十级伤残。

事故发生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小飞驾驶的IPS自平衡车进行了车型识别,最终将其归类为未确定型。交通管理部门认定,小飞驾驶IPS自平衡车自西向东行驶时遇红灯,通过路口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车子自南向北通过路口时未确保安全是交通事故发生的次要原因。因此,小飞负主要责任,车子负次要责任。

起诉法院获赔10万元

小飞将对方告上海淀法院,要求赔偿医疗费、营养费、护理费、误工费、伤残赔偿金、精神损害赔偿金等。法官判决小飞对事故负有70%的责任,汽车负有20%的责任。小飞承担损失的30%,并获赔近10万元。目前,该判决已生效并履行完毕,双方均已服判并停止诉讼。虽然获得了经济赔偿,但这位21岁的年轻人却因此致残。

办案法官表示,此次事故中,小飞缺乏交通安全意识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不过,此次事故反映出的问题值得深思,这样的“交通工具”能不能上路,应该考虑是什么样的交通工具、要遵守哪些交通规则、发生事故时责任如何划分等一系列问题,仍需相关管理部门制定规则加以管控。(北京晨报)

关键词:

客户评论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