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综合体育官网入口 没有智能公路,无人驾驶跑了个寂寞
你知道为什么北京的二环、三环、四环被称为北京环城停车场吗?高峰时段,如果你在二环、三环、四环拍视频发到朋友圈,别人会以为是照片,因为路上的车都停了,成了名副其实的“堵城” 。
在百度地图发布的《2021年第一季度中国城市交通报告》中,排名最拥堵的北京实际平均峰值速度仅为28.24公里/小时。即使是小型电动汽车也能跑得比这更快。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发展,不仅是北京,全国各大城市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交通拥堵。道路资源远远跟不上城市发展的速度。放眼全球“拥堵之王”城市,北京只能勉强应对交通拥堵。进入30强,冠军被美国洛杉矶队夺得。
如今,便捷的通勤已经成为人们在城市生活和工作的前提之一。每天堵车半小时睡觉不是很好吗?不要惊慌,事实上,已经有人在使用智能技术来解决交通问题。
经常玩游戏的朋友都知道一款开放世界沙盒游戏,叫做《看门狗》。在游戏中,可以利用网络来控制整个虚拟世界。比如可以控制汽车前进和后退,控制道路交通系统,控制城市桥梁等等,设置路障等等,甚至操纵红绿灯造成30辆车追尾也不在话下。道路系统可以根据需要灵活改变。
等等,这和堵车有什么关系?游戏通过网络控制道路系统带来秩序。反过来想,人生也是一场大型游戏,一步步把虚拟变成现实。未来之路具有科技属性。这个想法看似科幻笑话,但其实是有理论依据的,只要我们满足三个条件:
1. 智能驾驶/无人驾驶
2.通过大数据预测交通状况
3. 更快的网络和更低的延迟
如何定义智慧道路?
事实上,智慧高速公路并不是一个新概念。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洛杉矶就修建了一段“万达高速公路”,成为一条基于高速公路系统与通信系统相结合的实验性“智能高速公路”。无需铺设更多道路即可增加高速公路的通行能力,这意味着不会再因高效率而出现交通拥堵。
当时,整个系统具有三个功能:1、在汽车引导地图上显示即将发生的交通堵塞,并利用无线电波进行传输; 2、准确测量道路上每个点经过的车流量和速度; 3.位置检测。
这听起来很高端,对吧?其实现在一个地图APP就可以搞定,但这不是我们想要的智能高速公路。
那么我们今天所说的智能高速公路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
长安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徐志刚在《智能高速公路的发展现状及关键技术》中提到:智能高速公路是一个多功能综合道路基础设施系统,由自动驾驶汽车、车辆-道路通信与协作以及智能道路基础设施。由三部分组成。
简单来说,智慧高速公路就是通过智能网联技术消除行车安全和交通拥堵的隐患。但这种说法过于笼统且不具体。是否有一套评价智慧高速公路的标准?是的,这个行业有八项关键技术。
这八项技术非常有趣,甚至有点令人兴奋,但我不会在这里剧透。我们稍后会讨论它们。唯一可以透露的是,这八项技术实现起来并不困难。既然不难,为什么还没有真正的智慧高速公路呢?
我们正在等待一阵东风,这就是“无人驾驶”。
自动驾驶是道路升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什么无人驾驶汽车可以减少拥堵?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造成拥堵的原因。
驾驶员有时间做出反应,汽车有时间加速和减速。当一辆车减速并停下来时,后面的车也会减速并停下来。当前面的车重新启动时,它会增加前后两辆车之间的距离星空体育官方网站,同时降低后面道路上的平均速度。这种现象会传递到后面的每一辆车,从而造成拥堵。
听起来很复杂,但是看动画就能明白:
综上所述,目前造成拥堵的原因主要来自于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驾驶习惯,让每辆车都极具个性化。然而,在像道路这样需要秩序的环境中,个性化是一个缺点。道路消除拥堵的最佳方法是消除个性化。
在开放世界游戏大作中,无论是洛桑托斯还是旧金山湾区,除非你刻意扰乱,否则很少会出现堵车的情况。原因是道路上行驶的汽车都是串联设计的,无论其路线或速度如何。游戏NPC中不存在代码和个性化,因此不存在堵车现象。
使用代码构建交通系统。谁说现实世界做不到?实现逻辑是利用距离检测传感器使车与车之间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整个车队形成一个一致的整体。这就是八项关键技术之一——车辆编队技术。
这相当于把智慧高速公路上的所有汽车变成了训练有素的队列,一起走、一起退,车与车之间始终保持相同的距离。
但还有一个不可控的因素,那就是汽车的动力。如果我们坐上自动驾驶汽车在智能高速公路上行驶,结果显示电池电量低,请充电。步行5公里后,电池耗尽,停在路上,占用了一条车道,相当于造成了道路拥堵。
既然如此,电池电量不足的自动驾驶汽车先充电不就可以了吗?这是事实,但显然不够聪明。我们的目标是无人驾驶汽车能够24小时运行,这就需要用到提到的第二个技术——无线充电技术。
早在2016年星空·综合体育官网入口,南方电网广西电力科学研究院朱文吉博士及其团队就成功搭建了国内首条电动汽车无线供电小型试验跑道,掌握了电动汽车无线供电技术。
与开发电池技术来提高车辆续航相比,无线充电无疑为电动汽车的续航问题带来了新的思路。未来将实现电动汽车动态无线充电,智慧道路上配置无线充电模块,太阳能等新能源提供电力,可大幅减少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容量,节约能源、减少排放,降低电动汽车的运营成本。
此前小米发布的空对空充电技术如果能够继续迭代更新,难保未来能在高速公路上使用。如果将空对空充电设备分段放置,电动汽车岂不是能够随时随地保持充满电状态?
当然,道路本身仍然是关键。我们对道路的要求是能够智能、自主地感知环境。换句话说,一些传感器被添加到道路材料中。这些传感器让道路能够对交通环境进行分析、处理和判断,从而实现能量收集、自我诊断和信息交互。等智能功能,这就是第三项技术:道路智能材料技术。
除了这三项关键技术,从专业角度来说,还包括V2X网络通信技术、高精度地图技术、主动安全的道路控制技术、车路交互技术以及与基础设施相结合的智能决策和规划等。
如果你细心的话,你可能会发现,智慧高速公路虽然有八项关键技术,但并不是所有技术都是针对高速公路的。汽车也是智能高速公路概念的一部分。智慧高速公路只是一个载体。我们真正的目的是“车路协同”。 。
车路协同将成为主流
我国是赞成车路协同的。早在2011年,科技部就将“智能车路协同关键技术研究”列为863计划的重要课题。此后,政府还集中发布了多项与车联网相关的政策。
华为LTE产品线总裁熊伟表示:“面向未来的智慧交通应该让车辆与现有路侧设施充分协同,共同打造安全、高效、绿色的通信网络。”
这意味着未来车和路将会相辅相成,就像我们现在的移动互联网一样。如果把手机比作汽车星空·综合体育官网入口,那么智慧高速公路就是5G网络。手机上网,汽车在路上飞驰。通过无线通信和互联网技术,汽车实现与车、车与路、车与人、车与网络的实时数据交互。
优点是我们可以随时获取周围车辆、位置信息等微环境信息,通过各种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判断周围驾驶环境,预测事故概率,提高行车安全和通行效率。从此不再有120辆车堵在路上,可以快速安排。
对于汽车来说,有了车路协同的加持,就相当于拥有了“千里眼和耳朵”。感知范围扩大到周围数百米,决策更加准确。例如,您可以了解前方红色路灯的状态并完成加速或减速操作;通过车与车互联,可以提前感知前方车辆的位置和速度,提前判断迎面车辆的意图。
交警们对此表示赞赏。他们不再需要顶着日晒雨淋站在路中间指挥交通。对于交管部门来说,可以通过云平台实时了解交通状况,进行动态控制,提高交通效率,减少城市拥堵。相当于打开了上帝视角来观察这个区域的交通状况。
当无人驾驶时代到来时,交通管理中心可以有效管理每辆无人驾驶汽车,用户可以准确找到自己要找的车。最重要的是,每辆车都将遵循数字轨道运行。
小时候玩过四驱的人都应该知道,有既定赛道的时候,不仅速度更快,而且碰撞的几率几乎为零。
只不过我们从实体赛道改成了数字赛道,大大降低了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无人驾驶汽车只需发现前方障碍物并及时做出反应,无需担心变道、超车、障碍物等造成的事故。影响。
未来,当无人驾驶汽车和普通汽车并存时,可能会在一些高速公路或城市道路上专门为智能汽车设计专用车道,让智能汽车和普通汽车有序运行,从而使道路具有通行能力将会得到很大的改善。当无人驾驶汽车完全取代普通汽车时,城市道路规划将变得更加简单。
这才是真正的车联网,而不仅仅是车内的一块屏幕。
想象一下,重新定义的智能交通将是这样的:一大早,我们坐上一辆智能汽车。在路上,汽车将沿着规划好的数字轨道运行,准确地到达乘客身边,然后将乘客运送到目的地。所有路线都由智能交通控制中心规划,保证了高速并避免交通拥堵,因为哪辆车什么时间经过哪里都已经计算出来了。
或许,这才是真正的汽车共享经济。对于普通人来说,当你需要用车时,智能交通系统可以派车来接你,你只需要支付服务费。这些汽车不需要人类驾驶,成本也很低。由于有智能交通系统的支持,这些车辆不会拥堵,效率高,安全可靠。从这一点来看,如今的网约车应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尝试着未来的服务模式。
梦想很美好,但实现却并不容易。智能交通是一个伟大的愿景,耗时、耗力、成本高,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才能实现。我们必须这样做吗?是的,我们已经在这样做了。
从百度的车路协同开源解决方案,到阿里巴巴的“智慧高速公路”实践,再到腾讯的“车路协同”生态连接器价值理论,再到华为的C-V2X芯片和系统架构层面,这除了汽车之外此外,又一条赛道将国内巨头集体推倒。
巨头们比谁都清楚,没有“车路协同”,自动驾驶只是一句空话,光靠技术是无法上路的。车路协同是自动驾驶的前提。
可以预见,智能交通协同发展将成为趋势。车路协同系统被称为道路交通安全的第三次革命,是智能交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
很多人认为智能汽车就是一部有四个轮子的手机。事实上,这种观点并不全面。智能汽车本身的智能技术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智能道路等其他条件的配合,就会像丢了手机一样。网络,iPhone 12 Pro Max只是一个MP4。智能汽车时代,车联网不仅仅指汽车,还涉及信息通信、交通等领域。他们之间的协作就是一个完整的车联网形式。
今天,我们正处于与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多种信息技术融合的新一轮智能交通建设的起点。智能交通必将掀起一场新的伟大革命。古语云:“要想富,先修路”。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