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体育网站平台登陆 骑行「鄙视链」:通勤、川藏和参数大神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蓝洞商业,作者|贾子轩,编辑|焦丽莎
自行车出行盛行,长安街交通拥挤。
6月的北京,晚霞格外粉红,长安街两侧的非机动车道比主干道拥挤得多。
庞大的骑行大军看着周围人的“坐骑”和装备,心里暗暗分类打分。通过看自行车的品牌和外观,骑行者大概就能猜出“入门”程度对方的骑行习惯、骑行经验、出行需求甚至骑行水平。
也许,当你在等红灯的时候,旁边的老人会敲敲你的自行车车架说:“你的自行车好贵啊,车架应该是碳的。”这是任何人都有的常识对自行车略知一二的玩家,只需要看几眼,就能准确“得分”。
自行车,这种在 80 年代流行的交通工具,如今又重新受到年轻人的青睐,成为一种户外运动和社交方式。自行车的流行程度已经接近飞盘和陆地冲浪板。菲尼克斯已经成为今天的大行,巨人和美利达。
线下产品的热度已蔓延至线上平台,小红书上“骑行”的笔记近80万条。去哪儿网数据显示,自6月以来,“骑行”产品的搜索热度较上月环比上涨1.3%。 5月同期,增长近50%;根据京东618预售数据统计,整个骑行品类预售订单金额同比增长240%。
需求激增,加上疫情导致的生产线压力,导致各大品牌一车难求。
“大行折叠车畅销款基本都缺货,要等半年以上”,王伟爱告诉蓝洞财经。一些基础款要等到2023年,而顶级产品更加紧缺,等到2024年吧。
知名体育博主 Fit4life 在播客中谈到了购买自行车的问题。许多 Giant 和 Trek 店主表示,他们必须下订单一年多才能买到自行车。对于 Specialized 这样的高端品牌,每个城市只有几辆,非高端玩家很难买到。
有的人开始骑行是为了延续童年的快乐,有的人是为了改变锻炼方式,有的人是为了追求极致的速度和激情。
程惠万是一名资深自行车爱好者,每天经常骑行100公里,他骑的是闪电牌公路车。他告诉蓝洞商业,只要是消费品,就会有鄙视链。
“随着骑行社区的扩大,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支付更高的价格来购买具有更好社交体验的自行车。虽然骑行社区不会根据一个人的装备来判断他的财富或社会地位,但通过观察通过自行车的品牌、配件、骑车人的穿着,就能大致看出这个人在自行车圈的专业水平,鄙视链就悄悄存在了。”
当自行车成为一种时尚单品时,它就被贴上了越来越复杂的标签。
或许你会看到,有些人安于“低配版”的世界;有些人不断花钱“升级”自己的装备;而有些人则把“更高级”的装备,当做炫耀的社交资本。
在“骑行圈”里,骑行者通过装备定义自己,也衡量别人。
“我不参加比赛,也不爬坡,所以没必要买更贵的公路车。”王伟爱,1985年出生,互联网公司产品经理
对于王维爱来说,自行车只不过是上班和回家的交通工具而已。
9.8公里,是王伟爱家到公司的距离,一辆2000元以下的大行折叠车半岛·BOB官方网站,是他对这段距离最大的尊重。“我不会买2000元以上的折叠车,就为了上下班骑。”自行车只要几千美元。我不参加比赛或爬坡,所以没有必要买更贵的公路车。
以大行为代表的折叠车是大多数像王伟爱一样的新手骑行爱好者的首选,他们对“车”没有太多的专业要求和疯狂的执着。
80后王维爱小学时喜欢骑奶奶的24寸自行车,大学毕业来到北京后,为了方便代步,王维爱在路边修车摊买了第一辆自行车。 150元。
“不用买太贵的,不然没几天就被偷了。而且自行车摊上那些贵的自行车来路不明,我也不敢买。”但只骑了一会儿,两个月后,王维爱的自行车开始出现各种问题,我就干脆放弃了。
2019年,王维爱回到内蒙古老家,和儿时伙伴一起骑行到20公里外的“天池”。骑着从朋友那里借来的山地车,王维爱对于表现没什么好说的,他只说了一句觉得轮子又宽又酷,一路上坡下坡,上坡极其痛苦,下坡极其刺激,但也给他带来了快乐。
王维爱返程途中遇到了一场暴雨,他还记得,在内蒙古郊区的路上,头顶只有乌云和一望无际的草原,骑过乌云后,雨立刻停了。 “当时我的内裤都湿透了。”
回北京前,朋友送给王维爱一辆山地车,王维爱骑着它去了密云水库,为了这次骑行,他花了几百元买了一个不知名的牌子的测速仪、手套、头盔他认为,这些设备可能用不了多少次数,所以没必要花很多钱。
果然,经过那一整天的骑行,王伟爱感觉到长距离的专业骑行并不适合自己,日常的通勤、附近逛逛才是他真正的需求。
2022年春天,他下单买了一辆不到2000元的大行折叠车。“只有一两种款式可供选择,热门款都缺货,就连线下门店也缺货。”即便如此车到货后,收款王伟爱十分开心,当天中午便偷偷下班回家收货,晚上10点加班后又出去试车。
而名气更大的Brompton并没有在王伟的选择范围内,主要还是因为价格,虽然同样是折叠车,但单价在1万到2万元之间,远远超出了王伟这样的普通骑行者的心理价位。 。
不过,王伟爱在变速器的选择上还是很舍得花钱的。他告诉蓝洞商业:“我的变速器是禧玛诺6速,手轻轻一转就变速,过程很顺畅,不需要“不用太担心。车不一定要很贵,但传动一定要好。”
王伟爱和他的大行自行车很少去长安街、妙峰山等北京的热门骑行路线。对他来说,在家附近的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骑行10公里,不仅能饭后助消化,还能提高他的心情。这是一种完美而舒适的骑行方式,既令人愉悦半岛·体育中国官方网,又不会因疲劳而耽误第二天上班。
骑车跨省,结识黑帮老大 张楚,1995年出生,新媒体主编
和王维爱一样,张楚也有着对自行车的美好童年记忆。不同的是,张楚在职业自行车赛的道路上一路前行,结识了很多朋友,也经历了很多特别的事情。
考上大学那年,张楚买了一辆捷安特自行车,开始尝试长途骑行,在一次从北京到天津的骑行中,张楚意外结识了一位“不同年龄段的黑帮朋友”。
出发没多久,突然下起了雨,张楚骑车的速度只有二十多公里每小时,前面一个骑车人的速度有十七八公里每小时,张楚追上去问:“大叔,你别这样啊。”前面要不要停下避雨?”大叔一脸轻松满足。一开始他没回答,后来雨越下越大。两人只好找酒店,订了一张标间可以省钱。
刚进大学的张楚,本来就不是很谨慎,但看到老头背上纹着的两条青龙,他开始有些警惕起来。但很快,“警惕”状态就被解除了。
张楚一开始只喝了一点啤酒,保持清醒。也许是习惯了看到恐惧和防备的眼神,老头喝了一大口啤酒,对张楚说:“别担心,坏人就在……都在做坏事,哪个坏人会骑自行车过来啊,多麻烦啊。”
这句话似乎影响了张楚后来的骑行状态,从此他不再对同行抱有戒心,还收获了很多“终生挚友”。张楚说,“我叔叔的女儿结婚,邀请我去天津玩。”婚礼”。
这是长途骑行给张楚带来的意外惊喜,也让张楚深深着迷。自行车从大学时的捷安特,发展到3万多元的美国品牌Trek;骑行路线也从跨省进藏。西藏公路之旅。
张楚说,“当时我刚辞职,上班族一两个月都没有机会长途骑行。”路上坡度很大,一天要骑100多公里。对骑行者的体力和车况都是很大的考验。“幸好我们骑上去了,高原反应不是太明显。”
旅途中,张楚和从未见过面的车友们聊天,晚上还住青年旅舍,体验到了毫无准备就结交朋友的快乐,之前我根本不认识他。”
他回忆说,他们每到一处都会停下来玩。“我们去了新都桥,在那里停了一天。我们租了一辆车去看天葬。司机会给你讲一些藏传佛教的习俗,这让你觉得很开心。”骑行的过程更加有趣,更加充实有趣。”
对于张楚来说,长距离骑行除了城市短途骑行之外,是一项深度的户外运动,所谓的深度,不仅指体力消耗,也指社交深度。
张楚偶尔会参加 Trek 的骑行活动,他觉得 Trek 等自行车品牌举办的活动太过正式,骑车到某个地方吃午饭,下午再骑车回到起点,再坐车返回城市。
这种在城市里进行的短途骑行活动,有着天然的疏离感。“这次是一群人,下次又是另一群人。不像长途骑行,有固定的圈子,甚至可能同吃同住多日,交朋友。深交。
“7万多的车,我只能算前20%-25%”程惠婉,1995年出生,研究生
张楚在骑行四川进藏途中,结识了另一位挚友——程惠婉,后者后来成为张楚的“骑行参谋”。
在成都下飞机后,张楚注意到了沉默寡言的程慧婉,弄了辆自行车后,独自骑车去了雅安。两人在休息时间相识,张楚主动邀请他加入自己的团队,但遭到拒绝。
第二天,程慧婉早早就走了,张楚和朋友们走得晚,不过中午又在餐厅碰面吃饭。张楚又邀请他们,程慧婉看到张楚和七八个朋友点了一大盘一桌子的菜肴。所以我就加入了他们的行列,一起前行。
途中发生了一件小事,程会万的自行车辐条断了。为了和张楚一起骑行,他赶紧花5000元在网上订购了碳轮。川藏骑行结束后,他把碳轮放到网上出售他告诉蓝洞财经:“这种好的产品,非常超值。”
在美国留学期间,程惠婉开始接触自行车,在学校加入了自行车队,还组织参观了美国Trek工厂。程惠婉开始学习自行车组装等专业知识,零部件材料和生产,这标志着他深入骑行和评测之旅的开始。
毕业回国后,程惠万几乎每天都会骑自行车。由于在美国教授手下工作存在时差,他通常晚上 9 点独自出发,骑行两小时,再返回参加学校的线上会议。早上在美国。他告诉 Blue Hole Business,他每周骑行大约 15 个小时。
在骑行圈,有一款记录骑行数据的APP叫“行者”,更专业的叫“Strava”,一般用来连接Facebook账号上的好友,程晖用的就是Strava。
他告诉蓝洞商业,骑行就像是一个技能进步的过程,在基础阶段,一定有很多人跟你一起骑行,随着你的技能不断提升,跟你一起骑行的人会越来越少。和职业骑手一起挑战自己,“有人在背后鼓励我、在精神上陪伴我完成挑战,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凭借在国内外积累的骑行经验,程惠万对国内外自行车品牌及配件的质量了如指掌。连张楚都说:“他比我专业多了,我买配件的时候一般都会问他。” ”程惠婉建议道。
但程惠万相信,自己的装备水平在骑行圈里是TOP20%-25%,骑自行车的人越来越多,其中不少人花几十万甚至更多的钱购买装备。
“我没有用顶级的配件,价格贵了一倍,只选了比较实用的轮子,不过车架稍微贵了一点。”他用的是Specialized的车架半岛·BOB官方网站,花了3万多元。整辆车售价7万多元。
熟悉国内外自行车运动的程惠婉表示,国内外自行车圈的历史沉淀有差异,国外自行车圈比较纯粹,但国内自行车圈由于突如其来的改革,显得有些浮躁。受欢迎程度,除了“实力”之外,还来自于国内外品牌发展的差异。
比如中国的自行车代工厂,有大量的碳纤维原材料,这些工厂会接手民营,中国就会出现很多“横空出世的自行车品牌”,这些在环法自行车赛上亮相的大品牌法国不是,大多数都是短暂的。
而且随着国内互联网的发展,很多自行车品牌都走“网红”路线,自称是小众高端品牌,价格接近环法品牌。
程惠婉告诉蓝洞财经,比如国产自行车品牌Seka,虽然看上去不错,但卖点却比较奇怪:“几何舒适”,并声称“国产品牌为什么不能卖得和国外品牌一样好?” “贵吗?”该车售价定在万元左右,与捷安特、美利达等高端车比肩。
但问题是,外资品牌的高价位车,在各种比赛中都经过了质量验证,有相当多的数据测评作为技术支撑,而赛卡却没有这样的数据。类似现象也出现在一些零部件厂商身上。此前,西尔弗贝斯 (Silverbes) 更换辐条的丑闻。
但这些小插曲并没有影响骑行的热情,如今,川藏公路已经成为了公路骑行者的打卡地,或许未来,川藏公路上随处可见成群的骑行者,停下来交换品牌、设备等等。
应受访者要求:王维艾、张楚、程慧婉为化名。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