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体育中国官方网 经过积蓄的2015 智能硬件将在2016迎来大爆发
2015年,国内手机市场开始走下坡路,苹果iPhone 6s在短暂火爆之后人气低迷,iPad也毫无起色。人们在关注传统智能设备的同时,也对新型智能设备抱有很高的期待。不过不得不说,2015年的智能设备依然是技术和应用飞跃较多的一年,如何找到用户的快感点,仍需继续努力。
智能硬件终究是趋势
虽然大家一直在强调智能硬件,但智能硬件的范围显然已经被扩大了。现在,从无人机到扫地机器人、眼睛的 VR 设备、汽车里的传感器分析设备、家里的空气质量检测仪等等,都变成了智能硬件。一般来说,我们看到的智能硬件设备分为两类:
一是传统硬件的升级,比如智能冰箱、智能电视、智能路由器,或者更智能的摄像头半岛·BOB官方网站,或者体重秤的升级;
一类是全新的展示和操作设备,例如拍摄用的无人机、VR虚拟现实技术、可穿戴设备、电动平衡车等。
总体来说,把智能硬件看作是新硬件更好。因为没有物理定律的突破,人们必须走信息融合创新的道路,才能提供不一样的体验。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很多设备早就定型了,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人们还在用很多年前就完全定义的产品,这实在是太没有创意了。
2015年,在“从0到1”大行其道的时候,人们却忽略了从1到n的海量微创新,而关注SpaceX猎鹰9号的每一次发射,就说明了这个问题。总之,人们需要新一代的硬件产品!
VR 在视觉设备领域最有前景
还记得2015年1月22日,微软发布了全息成像头戴设备HoloLens。当人们期待增强现实技术取得突破时,这款产品却迟迟没有进展。2016年初,微软终于启动了HoloLens创意征集和投票活动,并推出了通过眼睛、语音和手势进行操作和交互的方式,但距离发布日期仍遥遥无期。
可以看出微软的这款产品受到了谷歌眼镜的影响,但谷歌高管在2015年突然转变态度,认为谷歌过早向公众推出“开发者版”谷歌眼镜是一个错误。相关人士称半岛·体育中国官方网,“你最好清楚你的产品是什么,你的产品功能是什么,特别是产品没有的功能是什么等等。”
显然,由于硬件功能有限和软件不足,增强现实(AR)硬件尚无法提供所需的体验。
那么,面对先进的 AR,希望是什么?VR。
据该机构统计,2015年全球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总投资近7亿美元,新产品层出不穷,其中VR进展更为迅速:
2015年3月,HTC与Valve联合推出Vive;
2015年3月,暴峰科技在深交所上市,主营VR业务;
Jump,一款在2015年5月的Google I/O开发者大会上推出的VR相机;
Oculu 于 2015 年 6 月被 Facebook 以 20 亿美元收购,该公司表示将于 2016 年第一季度推出该头戴设备的消费者版本;
2015年10月,视觉科技初创公司Magic Leap完成最新一轮融资,规模高达5.42亿美元;
2015年11月,三星Gear VR正式开售,售价不到1000元人民币,需要使用三星手机。
2015年12月,在腾讯VR开发者沙龙上发布开发者计划及SDK 1.0版本;
2016年1月,PS VR售价传出为599美元,发售日期为6月30日;
最新消息是,苹果挖走了谷歌前首席视觉设计师,而谷歌也在加紧招聘。
看电影、玩游戏,我们都想要大屏幕,但最终家庭影院还是没能战胜电影院,人们还是更愿意去影院观看。另一方面,高昂的价格也推高了室内巨屏电视的天花板,无法满足更多用户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售价仅需几千元、能提供沉浸式体验的VR设备自然成为必然选择。
不过,尽管业界对VR寄予了殷切的希望,但VR设备能否在2016年普及还取决于很多因素:首先,技术能否更加成熟,并在价格和体验上取得进一步的突破;其次,是否会出现杀手级应用。有人说,色情和游戏将成为VR设备的杀手锏。这种观点并不新鲜,因为回顾国外市场,无论是录像机、互联网,还是数字阅读等新技术,色情都是隐性助推力,游戏则是明显的推动力。而在国内则更为明显,主要依靠游戏和社交。甚至不少二次元领域的公司都打算在VR市场大展身手。如果真的把IP、二次元、社交、VR这些热门话题放在一起,发酵之后的产品确实让人期待。
以智能手表为主导的可穿戴设备
相比智能硬件占据人体各个部位的趋势,智能手表显然是最容易发展的一个。原因在于手表是人们普遍认可的商品,数字化本身并没有错,手表在人们心中附加的个人品味等因素也会促使喜欢尝试新鲜事物的消费者为其买单。
看看这些公司在 2015 年的表现:
2015年3月,苹果正式发布Apple Watch;
2015年4月,Apple Watch在中国上市,金色版本引发大量讨论;
2015年7月,中兴发布基于腾讯OS的AXON Watch智能手表;
2015年9月,三星在全球发布了Gear S2智能手表,采用自家的Tizen系统。
2015年9月,摩托罗拉在上海发布第二代moto 360,基于Android Wear;
2015年11月,HUAWEI WATCH发布,与Mate 8同时展现商务风格;
此外,2015年,各类儿童手表也陆续上市,价格普遍在500元以下。
相比于智能手环,智能手表上的屏幕可以帮助用户获取大量信息、进行快捷操作,但前提是不能进行深度操作,否则小屏幕、复杂路径会让人很头疼。以给中兴AXON Watch提供系统的腾讯OS为例,其提出了“黄金三秒”原则,即让用户在第一秒获取最核心的信息,第二秒决定是否要处理这些信息,第三秒完成信息处理。
基于此原则其对微信、QQ进行了优化,并引入了滴滴打车、飞常准、豆瓣FM、搜狗地图等数款主流应用,力求给智能手表带来丰富而有价值的多元化应用。
可以说,谁能在有限的表盘上为用户提供更便捷的应用、提供更好的续航能力、或是针对特定人群的核心需求提供解决方案,谁就能获得用户的认可。今年 3 月推出的第二代 Apple Watch 或许能给市场带来新的方向。
智能硬件的核心卖点是什么?
虽然各家公司都在不停地推出智能硬件半岛·BOB官方网站,但总感觉功能比起PC或者手机还是有限的。在笔记本、智能手机都这么便宜的今天,你为什么要买功能有限的智能硬件呢?这似乎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理由。
有人曾非常直白地描述过智能硬件应该具备的“品质”,就是让自己快乐、让别人快乐、让别人也快乐,也就是所谓的三满意原则。
自己玩得开心,自然是视觉和听觉的,比如VR设备可以让你沉浸在巨大的屏幕中,而外人却完全察觉不到。和别人一起玩得开心,在网络游戏中很常见,比如腾讯推出了基于TencentOS的miniStation智能游戏机,可以一起玩《王者荣耀》、《穿越火线》等热门游戏。让别人玩得开心,比如设备可以直接将数据传输到手机并发送到朋友圈,又比如街上骑着电动车飞驰而过的男人。
毫无疑问,智能硬件并不能直接满足用户,它必须在使用过程中提供愉悦的体验,才能被用户接受,才能认可其价值,甚至产生溢价。换言之,智能硬件要想取悦用户,必须具备稳定丰富的内容、无障碍的社交连接、精良的设计与制造。
不过对于智能硬件公司来说,通过努力能取得成果的主要是精良的设计和制造。例如,探秘科技CEO王晓斌在探秘科技与腾讯合作推出智能手表InWatch T时就曾表示,对于智能手表厂商来说,自己开发智能操作系统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作,而且即便开发完成,也需要寻求主流应用软件的合作,才能被用户使用,而这项工作可能需要花费数年时间。
其实,这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系统持续的投入,系统对应的硬件数量,系统如何吸引优秀应用的全力支持,适配各类智能硬件,以及在这个平台上不断升级应用。这样的操作,就算是 Windows Phone 都会很头疼,更别说是一家智能硬件公司了。
困难显而易见。硬件公司拥有丰富的设计制造经验、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以及多年积累的优秀硬件人才。他们可以打造一款时尚精致的产品,但要想让它好用,需要有扎实的底层软件和专业的上层用户交互体验。同时,还需要有丰富的应用和大数据体系,进一步与智能硬件产生的数据进行交互和打通。这些显然不是硬件厂商的强项。
现在我们可以看到两种趋势,一种是传统巨头希望自己垂直整合软件、硬件、应用,推出封闭或半封闭的系统,比如苹果、三星、微软,它们的特点是硬件和软件都出自一家公司。另一种是分工合作,由不同的硬件品牌设计各种专业的智能硬件,由擅长移动互联网的公司提供系统平台、应用服务和大数据支持,打造开放、灵活的智能硬件生态。其代表是腾讯OS,手握社交和游戏两张好牌。
谁能更好地适应用户需求,快速推出吸引用户的产品和服务,不仅取决于技术,也取决于行业整合的速度。或许2016年会有人给我们带来惊喜。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