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体育中国官方网 自动驾驶大规模商用正当时?

此前,作为国内首批自动驾驶商业试点企业之一,百度于去年8月正式推出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萝卜快跑”。

这不仅是百度自动驾驶商业化战略的首次落地,也是国内第一个尝试提供付费服务的自动驾驶旅行品牌。对于整个旅游轨迹来说,意义重大。经过半年的运营,截至2021年第四季度,洛博快跑的载人订单量已达21.3万份,并开通了深圳、山西阳泉等多个城市。

与百度同时启动商业充电运营试点的小马智行也于今年2月完成首轮D轮融资,企业估值也上涨65%,达到85亿美元。

由此,知名研究机构中信证券大胆预测,自动驾驶潜力巨大,将成为继新能源汽车之后下一个万亿市场宽度的潜力赛道。

然而,除了鲜花、掌声和无数赞誉之外,类似这样的质疑也挥之不去——尚未真正跨过L3门槛的自动驾驶,真的已经到了可以大规模商业化的阶段吗? 。已经?

L3尚未普及,自动驾驶还很年轻

根据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SAE分级标准,自动驾驶技术分为L0至L5 6个级别。从单纯配备自动紧急制动和各种危险预警功能的L0星空综合体育app下载,到最初为驾驶员提供转向、制动、加速等控制功能的L1、L2,严格来说,它们只是“智能驾驶辅助”。

作为区分自动驾驶与驾驶辅助的分水岭,L3级自动化技术只有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才能实现自动驾驶。而且,车辆仍然离不开驾驶员的配合,驾驶过程中人工干预仍然是主要方式。

一旦跨过L3的门槛,进入L4,虽然对驾驶环境仍有需求限制,但你已经摆脱了对驾驶员的依赖。即使从这个阶段开始,踏板和方向盘也可以从车辆上拆下。如果再进一步到L5,自动驾驶就没有限制了。它将是一款在任何场景下都可以放心使用、具有高智能、高交互能力的车载机器人。

百度的区域无人驾驶出租车可以看作是L4级自动驾驶技术的具体体现。但基于安全、舆论等多重考虑,现阶段安全驾驶员仍具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所以严格来说它更像是L3技术的后期应用,也称为L3+。

纵观目前全球范围内的新能源汽车,能够实现L3级自动驾驶功能的寥寥无几。尽管业内人士普遍认为2022年将是L3级自动驾驶量产元年,但至少在现阶段,大多数仍处于L2.5、L2.9等L2级别的后期阶段,而且不少车企连L1都无法实现。

预计2022年量产搭载3级自动驾驶系统DrivePilot L3的汽车产品的梅赛德斯-奔驰去年也成为全球首家获得UN-R157认证的汽车公司。宝马、现代等国际传统车企也正处于L3车型量产的关键时刻。除去测试和取得资质的时间,距离真正量产L3可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比之下,国内近年来兴起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大多拥有较为完善的L3技术,依靠自身的技术积累,已经在为大规模量产L4高端自动驾驶做准备。只是这样的言论往往侧重于宣传噱头。事实上,至少在未来两年内,能够实现L3量产甚至L4落地的企业仍然只有少数。

再加上目前供应链下游芯片普遍短缺,以及疫情背景下全球上游代工厂普遍缺乏产能,对于软硬件要求极高的自动驾驶研发难度是可以理解的。短期内,L2+、L3+可能是自动驾驶市场的常见级别。

除了产能和研发能力的限制外,配套设备和技术系统的相对滞后也将阻碍自动驾驶的大规模量产。例如,对于自动驾驶的基本性能结构如激光雷达、主控计算机、传感器、摄像头等存在各种质疑。现阶段也存在各种质疑,例如激光雷达是否会产生智商税、是否摄像头会侵犯车主隐私、自动驾驶是否安全等等,都在不断加剧消费者群体对陌生技术的恐慌。

抛开技术问题不谈,虽然百度的区域无人驾驶出租车已经证明了其商业可行性,但仍仅限于一线城市的部分区域。如果想要推广到整个城市,或者从一线城市逐渐下沉,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也离不开整个社会环境的长期培育。

车智家表示,自动驾驶在乘用车领域仍处于非常年轻的早期阶段。就像清晨五点钟的太阳一样,虽然拥有非凡的潜力,但距离达到巅峰辉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现在大规模商业化还为时过早。

当然,除了乘用车之外,自动驾驶技术也拥有非常广阔的细分市场。目前的技术水平能否在其他领域“早日”结出硕果?

细分市场能否支撑大规模商用?

在L2级自动驾驶功能刚刚进入市场普及期的阶段,根据自动驾驶场景的速度要求,相关商业场景大概可以按照低速和高速的区分进行分类。

在低速领域,多为封闭园区、社区、港口等环境下的货物配送,以及无人环卫等固定场景,以及功能需求相对专业的应用。高速类别中,大部分是日常用车、无人驾驶出租车、智能物流卡车等,物理场景宽度更宽,要求更复杂。

其中,封闭环境下的物流配送主要体现在无人配送机器人、无人快递车、无人机外卖等,这些由京东、阿里巴巴等领先科技公司推动的自动驾驶细分市场已经投入实际使用疫情爆发初期,获得了良好的市场反馈。

目前自动驾驶企业涉足的细分市场中,公认最有前景的主流发展方向是无人环卫、无人出租车、智能物流车和自动停车。

随着我国城镇化增速持续提高、环卫工人老龄化加剧,无人环卫车的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基于健康安全和市容建设的需要,各地政府也相继出台支持无人环卫商业化的政策。

如今,吸引了无数企业进入无人环卫领域。目前比较知名的有先图智能、酷哇机器人等公司,他们已经凭借L4级自动驾驶技术进入赛道;致力于人工智能研发与应用的深兰科技、西地智家等;高贤机器人、赛特智能等都是以服务机器人产品为主的技术驱动型企业。通过天眼查查看,已有1424家企业注册,其中不乏知名企业。

车萝卜智能车载机器人_车萝卜智能车载系统怎么设置_车萝卜智能车载系统工厂设置

虽然速度上有差异,但两者在性能和算力要求方面并没有太大区别。需要面对的是相对复杂的动态运行环境,高感知、高AI、高算力也是不可或缺的关键。

如果一定要区分的话,那就是应用场景更广、线程更长的高速自动驾驶细分市场。作为承载技术应用的载体,建设和维护成本较为昂贵,涉及的安全风险也较高。明显的。而且,高速自动驾驶除了投资回报更高之外,其进入门槛也变得更高。目前,赛道上的玩家仍以各大车企和旅游公司为主。

在自动驾驶出租车领域,除了目前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百度、小马智行外,2019年已在广州进行自动驾驶出租车安全测试的文远知行也是不可忽视的玩家。而不仅是乘用车,在城市场景中广泛应用的无人小巴、无人轻轨等公共交通也是相关企业无法回避的战场。

针对ToC市场的无人停车也较多,主要用于解决家庭用车日常使用中的需求痛点,市场潜力巨大。目前,文远知行、宇通、雷诺日产、小米、广汽等企业都在相关层面做出了实际落地尝试,特别是在IOT物联网生态环境逐步完善后,低速特征明显的自动泊车功能,它正在成为智能汽车的永久特征。

至于解决ToB需求的智能物流卡车,由于国家尚未在主要道路上开放无人驾驶重卡的测试,因此无人驾驶卡车目前主要应用于轻量化卡车,并且仍然在港口、物流园区等专属场景中使用。低速和高速之间的自动驾驶卡车主要解决长短途运输中的驾驶员安全和劳动力成本问题。

不过,虽然L4级自动驾驶技术理论上是智能物流卡车的核心基础,但由于政策、市场环境等方面的影响,L2+级自动驾驶已经开始落地。已经应用于汽车辅助自动驾驶领域的北斗导航或许就是最好的证明。

毫无疑问,自动驾驶相关细分市场有着不可忽视的市场潜力,而正处于普及阶段的L2级自动驾驶技术似乎已经满足了部分行业的商用前提。不过,车志佳认为,无论L3量产的临近,还是即将到来的产业变革星空体育app官方下载,从最基本的商业逻辑来看,现在还不是自动驾驶大规模商业化的最佳时机。

收入承压安全风险不容忽视

任何技术的商业化都离不开最基本的商业逻辑,即关于成本和收益的讨论。市场潜力巨大,自动驾驶相关企业或许不必太担心营收数据,但成本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自动驾驶作为一种可以跨越产业结构的技术,发展难度极大。押注整个公司未来All In AI的百度星空体育平台官网入口,从2017年坚持到现在,付出了无数的资金、时间,错失了无数的机会,换来了Apollo智能系统,并成为第一个实现全行业L4级自动驾驶技术商业化在企业落地的可能性。

即便如此,由于缺乏基础环节,百度无人驾驶出租车仅展现出L3+的技术水平。或许到2025年,搭载高通下一代“算力天花板”高性能芯片和高度定制化智能座舱平台的一体化汽车量产,才能充分发挥多年来积累的技术能力。

行业内大多数公司都陷入了困境,而且可能会长期陷入无法摆脱人为干预的L2自动驾驶技术。仅自动驾驶的研发压力就足以严重挤压整个企业的利润空间。例如,百度2021年第三季度的研发费用超过62亿元。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这几乎是一个天文数字。

也就是说,当市场普遍处于L2阶段时,自动驾驶相关行业的盈利能力大多处于亏损边缘的薄利多销。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大多数企业可能只能止步于此。 。如果真想盈利,可能要等L3自动驾驶完成市场培育后,再提升L4市场的整体营收。

另外,基于现有技术,能否实现自动驾驶的核心问题是交通安全。然而事实上,不仅自动驾驶汽车在测试过程中保持着较高的事故率,近期特斯拉、蔚来、理想、小鹏等智能车型都曾发生过因自动驾驶引发的交通事故。

驾驶安全并不是桌上冰冷的数字。虽然自动驾驶不等于100%安全、零事故,但至少现阶段的事故发生频率还没有达到自动驾驶真正应有的标准。如果最基本的安全保障不了,大规模商用自然是不可能的。

此外,自动驾驶需要大量的数据采集和场景反馈,离不开全流程联网。无论是道路信号源还是车载WIFI,都极有可能成为网络黑客的攻击目标。每个人都知道自动系统在驾驶场景中失去控制意味着什么。

基于目前的市场环境,车智家编辑团队判断,虽然现阶段自动驾驶已经开始证明其商业前景和可行性,但大规模商业化可能还需要等待L4级自动驾驶技术的推广,并且只能网络信息安全建设得以提升。

在此之前,我们先做好市场培育工作。

关键词:

客户评论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