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体育中国官方网 故宫:挥别92年纸质门票

故宫售票实行网络购票吗_故宫售票网站_故宫实行全网售票

故宫博物院日前宣布,计划自7月份起试点全部门票网上预售,并将于10月下旬起正式实行网上售票,视试点阶段运行情况,力争2018年“五一”假期观众分时错峰参观,从而有效控制观众流量。

“这样做最大的好处就是管理精细化。”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说,“我们希望游客在参观故宫时半岛·体育网站平台登陆,能够有尊严地享受参观,满足他们的文化需求。”

限制预约人数让游览更“有尊严”

今年3月两会期间,单霁翔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透露,“如果公众理解半岛·综合体育官网入口,我们希望取消售票处,试行全员预约制。”时隔4个月,故宫博物院宣布正式试行全员预约制,网络售票意味着故宫沿用92年的纸质门票即将被淘汰。

以前,人们提到故宫,印象就是红墙黄瓦、气势磅礴、人山人海,早在2012年,故宫游客量就突破1500万人次,最高时日均客流量达18万人次,人们常常会质疑,这里到底是看古建筑、看文物的地方,还是看人的地方。

景区人满为患,在景区外排队买票是很多人的“噩梦”。旺季时,排队通常要一个多小时。为了彻底优化游客购票流程,故宫加大宣传力度,鼓励游客网上预约购票。一方面,售票窗口一次性增至32个,并向社会公开承诺,确保游客3分钟内就能买到票。

2015年,国家旅游局发布《景区最大容量确定指南》,要求各主要景区核算最大容量,制定控制游客流量预案,故宫博物院积极响应国家旅游局要求,并以此为契机,逐步启动景区限流工作,经过测算,首次向社会公布最大容量为8万人次。

事实证明,尽管严格控制游客数量,但故宫参观总人数并未受到影响,2016年参观人数达1600万人次,超过卢浮宫和大英博物馆参观人数之和,创下历史新高。

如今,在顺利完成流控工作后,全面推行网上售票又成为单霁翔面临的新挑战。“目前最大的障碍是,如果一些不懂网上预约的老年游客临时赶来怎么办?我们会在现场设立十几个服务处,为特殊情况人员办理售票。”单霁翔坦言,全面推行网上售票,最大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控制和管理进入故宫的游客流量,为游客提供舒适、安全的游览环境;通过对网上预约获得的大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和满足游客的游览需求,实现真正的精细化管理。

风景归还百姓,“角落”逐渐打开

“如果你说你有很多文物,但99%都沉睡在仓库里,无法被观众看到;如果你说你有很多观众,但70%只沿着中轴线走,不去参观展览,那么故宫里所有的文物都是没用的,世界之最也没意义。”

单霁翔认为,让更多文物与游客见面,让游客看到更完整的故宫,是自己作为院长的职责所在,“除了每天要和文物、古建筑打交道的那些部门,我们院长、副院长要带头,1500多名员工有一半要搬出故宫。”

2012年,故宫开放面积比例为48%,2014年上升到52%,2015年为65%,2016年则扩大到76%,预计2020年将开放85%以上……这些年,如果你打开故宫地图,就会发现,未开放的区域越来越小,原本紧闭的大门纷纷打开,让人可以在院落里穿梭。

记者看到网上流传着一个小故事:进故宫,必须经过午门,也就是中门。以前只有皇帝才能通过,后来才对贵宾开放,一年只用几次,门票花了上千万元。游客一般走两边的门。有一次,一位东北游客拉住单霁翔说,他一生只来故宫一次,想当“皇帝”。单霁翔哭笑不得,但他认为应该给所有游客选择的自由,于是就打开了中门,让“想当皇帝的就当皇帝,想当臣子的就当臣子”。

此外,为了更好地保护故宫文化遗产,给游客提供更加舒适的出行环境,单霁翔还加大了停车场的整改力度,要求所有员工私家车都停放在故宫外,并花力气治理故宫周边环境,使之与故宫古建筑相协调。

今年两会期间,单霁翔提出“建议将太庙、社稷坛、景山、北海、端门、皇家文书馆以及故宫周边的其他古建筑和古典园林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要求加强对这些文物古迹的保护层次和监管力度。

关注故宫博物院的人应该对轰动一时的“故宫跑”有很深的印象,2015年9月故宫举办了“石渠宝笈”专展,其中《清明上河图》全卷最受关注,不少中外游客慕名而来。

“为了看展览,有的游客排队长达13个小时,这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中国人民对于文化的需求,这也启发我们把更多的文物浓缩成展览,呈现给广大民众。”单霁翔说。

记者了解到,故宫博物院藏有明清家具6000余件,过去由于场地、展览条件等限制,其中80%从未对外开放。为此,故宫博物院正积极筹备南京图书馆的开放工作。该仓库曾是清宫废旧建筑材料的存放地,也是故宫内最大的文物仓库。今年,这里将改建成“大型仓库式家具展厅”——故宫明清宫廷家具展览馆。建成后,2200件珍贵的明清家具将与观众见面,成为一场史无前例的大型皇家家具展。

“这座仓库式展馆的建设,不仅让‘非紫檀、黄花梨’珍贵展品有机会展示在世人面前,对研究、清理、保存等方面也有重要意义。”单霁翔解释道。

届时,承办《石渠宝笈》特展的武英殿将与对面的南门形成一个展区,让更多游客进入故宫后不再沿着中轴线直走,而是分西路、东路走。目标是实现北京故宫展览布局的重大变革,增加游客可选择的线路。

保护未来600年的“生命”

对于文物界经常讨论的话题:保护重要还是利用重要?单霁翔给出了非常简洁的回答,“保护不是目的,利用不是目的,传承才是目的。”

“我们保护的古建筑、文物都是活的,我们要尊重它们的生命历程。”在单霁翔看来,这些文物的生命历程比人类要长得多,“未来我们的子孙后代,也拥有与文物‘对话’的权利。另外,他们未来掌握的技艺、理念可能比我们先进,他们未来能用的材料、工具可能比我们现在拥有的还要好。所以,我们不能凭着今天的主观意愿,随意改变文物的地位,我们要做的,是让它们以健康的方式传承下去。”

据了解,为保障文物生命健康,位于故宫西墙内的故宫文物医院于2016年底正式启用,配备200名“医生”和先进的“诊疗设备”。与病人去医院就诊一样,来到故宫文物医院“治疗”的文物也要“登记”和“分诊”,彻底“康复”后才能“出院”。

这家专科医院还因为一部纪录片《我在故宫修复文物》而出名,这部纪录片吸引了不少游客。“我们拍这部片子原本的想法是做一部科普片,告诉大家故宫修复文物的技术、我们的态度和做法,但没想到上映后点赞最多的竟然是年轻人。以前我以为年轻人喜欢打斗、吵闹的电影,没想到现在的年轻人也认同‘选择一份事业’这种精神,这给了我们很大的鼓励。”单霁翔说。

同时,为了更好地传承故宫文物的生命价值半岛·体育中国官方网,让更多的游客把文物带回家,故宫文创产品发展迅速,深受游客欢迎。

“御珠耳机”“好想你”扇子“奉旨出行”行李牌……截至2016年底,故宫博物院已开发文创产品9170件、数百个系列。

“文化创意产品确实是一个永无止境的任务,因为人们的生活在变,人们的需求在变,传播文化的手段也在变。所以文化创意产品一定要跟上人们的生活和需求,大家一起参与研发。”对此,单霁翔也给出了三点建议,即要美观、实用有趣、高端有品质。

再过三年,故宫就600岁了。故宫博物院“守门人”单霁翔希望,宏伟的故宫能完好无损地交给下一个600年。(记者王洋)

关键词:

客户评论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