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BOB官方网站 电动车楼道充电违规,更致命?非国标电动车今后将何去何从?
楼道内电动车违法充电更致命
场馆设充电设备受居民欢迎(纪录片)
记者从“防风险保安全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全省消防安全执法检查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今年4月至10月半岛·体育网站平台登陆,全省将开展为期7个月的消防安全执法专项行动,对大型商场、“全民健身”场所、劳动密集型企业、公共娱乐场所、群租房、酒店、高层建筑、养老院、建筑工地等9类场所进行集中整治。
此次将重点整治九大突出问题:违法使用易燃易爆材料装修、防火分隔不充分、疏散通道堵塞、违规存放易燃易爆危险品、消防设施损坏失效、电动自行车违章停放和充电、重点岗位职责落实不到位、日常管理机制不完善、消防安全意识有待提升。这些场所和风险一旦交织叠加,极易造成重大损失、严重影响,甚至造成重大火灾事故。记者郑志南
9类未解决的风险
交织重叠很容易导致致命事故
山东省消防救援总队总队长王伟告诉记者,近年来,全省消防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风险和不足,特别是一些重点部位发生火灾甚至造成群体性伤亡的隐患仍然存在。近10年来,我省共发生火灾18.7万余起,其中重大火灾308起,死亡427人,重大火灾1起(2014年潍坊市寿光龙源食品有限公司“11·16”重大火灾事故,造成18人死亡)。
从发生月份看,4月致命火灾易多发;6、7月石油化工企业爆炸、火灾事故多发;11月工厂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火灾危险性上升;12月居民楼火灾、“小火灾”等事故多发。
火灾原因方面,电气火灾造成的人员死亡最高,共发生67起火灾,造成113人死亡,分别占火灾总数的21%和26%;吸烟、用火不当等人为因素造成的人员死亡最高,共发生91起火灾,造成102人死亡,分别占火灾总数的29.5%和23.8%。
从暴露的问题看,突出隐患主要有9类,多数火灾是由多种隐患交织叠加引发的。一是违规使用易燃、可燃装饰材料,燃烧时产生大量有毒热烟,易造成人员伤亡,如2014年潍坊市寿光市龙源食品有限公司“11.16”特大火灾事故;二是防火分隔不到位,常闭防火门经常打开,管道井密封不严半岛·BOB官方网站,火灾发生后火势和烟气迅速蔓延。该类隐患整改反弹现象突出,占总数的18.7%。
三是疏散通道被堵塞、占用、堵塞、封闭,易导致室内人员无路逃生半岛·BOB官方网站,存在该问题的火灾21起,造成46人死亡。四是违规存放易燃易爆危险品,增加火灾荷载,易加速火势蔓延,发生火灾15起,造成16人死亡。五是消防设施被损坏,自动灭火设施失效或失灵,导致不能及时发现和扑灭初起火灾,此类隐患多,危害大,占总数的37.2%,造成11人死亡。
六是电动自行车违章停放、充电。电动自行车停放在室内或者楼梯间充电,妨碍疏散逃生,燃烧产生的大量有毒烟雾易致人死亡,共发生6起火灾,造成8人死亡;七是重点人员责任落实不力。消防指挥室值班人员关键时刻不能启动消防设施灭火,不能利用应急广播通知群众撤离;八是单位消防管理机制不健全,导致隐患不能及时发现、消除,火灾发生后不能有效组织灭火、疏散,易造成小火蔓延、酿成灾难;九是消防安全意识有待提高。因日常生活中吸烟、燃放烟花爆竹、用火不慎等引发的火灾事故91起,造成102人死亡。
10类场所为整改重点
同时,根据国家和省级统计分析,易发生火灾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的重点场所主要有:大型商场、“一户一档”场所、劳动密集型企业、公共娱乐场所、共享住房、酒店、高层建筑、养老院、建筑工地等9类。同时,我省是文物大省,文物建筑、博物馆等消防防控压力较大。上述10类重点场所是我省防范化解重大消防安全风险的主要目标和重要任务。
行动期间,我省将重点针对性治理10类场馆和精准防控9类风险,最大限度消除风险隐患,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营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记者了解到,自4月19日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全省消防部门共检查单位3.1万余家(次),督促整改火灾隐患5.9万余处,暂时查封单位398家,责令199家单位“三停一停”。
文化博物馆单位隐患集中整改
法国巴黎圣母院大火引起全球关注。山东省消防救援总队相关负责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早在2013年,省政府就出台了《山东省高危火灾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将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大型博物馆列为高危火灾单位,实施更加严格的人力、物力和技术防御措施。2017年,省政府出台了《山东省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条例》,明确了文物保护单位消防责任,并纳入省政府消防工作考核内容和政府绩效责任考核体系。
同时,消防救援总队与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成立了“山东省文物消防安全管理联席办公室”,建立文物消防安全管理联合工作机制,实现了信息互通、资源共享、联检会商、通报的“闭环管理”工作模式。
去年以来,各级消防、文物部门共开展联合检查150余次,对存在火灾隐患的52家三级以上博物馆、53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约谈。巴黎圣母院火灾发生后,各级消防、文物部门采取“联合督导”“集中检查”“技术核查”等方式,重点对全省52家三级以上博物馆、53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隐患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推动拆除文博单位内部及周边违法建筑10栋,整改隐患92处。
山东正在加快制定电动汽车新规,本报调查发现,市场呈现两极分化状态。
国标车销售一空
为了尽快清理非国标电动车,不少门店都打出了“车丢了有赔”的标语
重点关注当前非国标电动车未来将走向何方
“女儿反复告诉我,挑好型号后要给她打电话确认后再买。”23日中午,正在济南解放桥一家电动车专卖店买电动车的李女士告诉记者,在她出门买车前,女儿反复强调要买新国标电动车,“怕我只看价格,贪便宜”。随后,她又拨打女儿的手机,电话那头的孩子问:“是新国标的吗?有CCC认证吗?有脚蹬吗?重量是否超标……”在得到李女士和销售员的确认后,女儿终于放心了,做出了决定,“好,买吧!虽然价格贵了点,但以后骑起来就没那么麻烦了。”据了解,自新国标实施以来,消费者在购买电动车时更加理性。他们不再单纯的比价,而是更加关注新规出台后车辆是否能合法上路。文/图 记者 张舒
非国标车价格跌破千元
4月15日,新国标《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发布一年后正式实施。新国标实施后,商家将不再允许销售非国标电动自行车。不过,记者走访多家电动车专卖店发现,不少品牌店仍在店内同时销售非国标电动车和新国标电动车,但价格相差颇大。
在位于济南市解放路与历山东路交叉口的一家绿源电动车专卖店门口,一辆超低价998元的全新两轮电动车车身挂着广告牌。店内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由于新国标的出台,现在店里很多非国标车的价格几乎是历史最低价。门口那辆标价不到1000元的电动车,目前是店里最低价,另外几款非国标车的价格在1300元到1800元不等。
相比非国标自行车,新国标两轮自行车价格要贵很多,最便宜的也要2000多元。“从价格上就能看出差别,有CCC认证的新国标自行车最贵,要近3000元;没有CCC认证的新国标自行车也要2000多元,非国标自行车最便宜。”
虽然非国标车价格一降再降,但新日电动车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前来购车的市民还是比较喜欢国标车的。“他坦言,为了尽快清空库存,会跟顾客说省里没有新规,买非国标车上路不会被查。即使出台新规,预计也要有3到5年的过渡期。”但效果似乎并不好。“虽然价格相差1000多元,但大部分购车者还是不愿意选择非国标车。”
相比于非国标电动车,部分型号的新国标车在专卖店已售罄。在位于济南市华龙路的一家泰菱电动车专卖店,工作人员向记者推荐了一款热销的新国标车。“这款车是厂家5月份的主打车型,我们店两周就卖出了近百辆,现在只剩下5辆样品了。”记者发现,这款车的价格并不便宜,售价在2300元左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之所以缺货,是因为在同类型符合新国标、有CCC认证的电动车中,这款车的价格是最合适的。”
免费第三方保险成为标配促销活动
采访中记者还发现,在不同品牌之间的销量竞争中,价格战早已不受商家欢迎,“丢车赔偿”、“送第三者责任险”成为主要竞争手段。在济南市华龙路的一家泰菱电动车专卖店,显眼位置摆放的巨幅海报上印着“丢车赔偿,全家同险”的标语。“车辆挂失一年内仍未找到,厂家承诺赔偿同款新车。”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店内销售的所有新国标车均可享受这一优惠措施。隔壁的新日电动车专卖店也不甘示弱,在门口挂上了红色横幅,上面写着“购买新国标车,送第三者责任险”。 “如今电动车伤人、剐车事故时有发生,如果有第三者责任险,保险可以赔付很大一部分,也算是一种安全保障吧。”店内销售人员说。
“新国标对生产要求高,CCC认证也增加了厂家的成本,价格上的利润不能太大,价格太高消费者不会接受,打价格战只会损敌一千损己八百。”一位电动车经销商告诉记者,“新国标实施后,消费者更加注重车的防盗、安全性能和售后服务。”他表示,自己也关注了济阳公安局的电动车上牌政策,发现官方上牌项目包括盗窃抢劫险和第三者险。“这说明,电动车配套的保险措施将是未来的一大趋势,新规还没出台,我们先行推出,这是竞争优势。”
电动车事故占比逐年上升,这也是不少商家在销售电动车时推出配套保险的原因之一。据了解,2019年以来,济南市共查处非机动车交通违法行为6.8万余起,其中逆行、闯红灯、不占用非机动车道占所有非机动车违法行为的前三位。逆行38876起,占比超过50%;违反交通信号指示12732起,占比近20%;不占用非机动车道10091起。
新“山东版”条例正在制定中
23日,记者从权威部门获悉,山东版电动汽车管理条例正式发布已进入倒计时阶段,目前正在向全省主管部门征求意见。
据了解,5月17日起,山东省相关部门已就山东版电动汽车管理办法内部征求意见,要求地方市级主管部门于5月22日前提交相关电动汽车管理意见。
按照流程,意见汇总后,主管部门将结合各地意见和山东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电动车管理政策,经司法行政部门审核后报省政府审核,向社会公示并征求意见,再进行优化完善,发布后实施,届时最终将实施山东版电动车管理政策。
保守估计,山东省有3000万辆电动汽车,面对如此庞大的电动汽车数量,山东的电动汽车管理政策将如何应对?存量电动汽车是否会有一个过渡期?这个过渡期是3年还是5年?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