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体育官方网站 特写 | 从垂暮到疯狂:单车小镇的一夜复活
2015年,北方寒冬的一个阴沉的午后,在天津市东丽区军粮城路,两个年轻人敲响了家门,走进了天津藤田集团乐其科技有限公司CEO孙浩的办公室。他们找上门来,希望订购5万辆自行车。
回想起来,这个平凡的下午如今已成为中国自行车制造商集体救赎的前夜。孙浩没想到,一年多后,两个ofo“小伙子”送上门的小订单如今已经增长了200倍星空·体育中国官方网,足以支撑全球最大自行车制造商的全部产能。
2016年最后一个季度,共享经济的焦点终于从滴滴转移到了摩拜和ofo。一群雄心勃勃的年轻人希望为国人解决“出行最后一公里”。他们疯狂驾驶大卡车,将数以千万计的小汽车散布到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共享单车的盛宴给厂商带来了暴涨的财富。 2016年12月战争爆发时,纳入政府统计的自行车制造商月产量完成519万辆。数据突然由降转升,同比增长8.4%。 。 2017年,共享单车品牌带来的新订单预计将达到100亿元。
如此疯狂的市场,让天津武清区偏远小镇王庆托忙碌起来。这个“中国自行车第一镇”又恢复了往日的历史辉煌。他们发现自己不再是“满世界找订单的人”了。 “乙方”因为全世界都在寻找他们。
我们在这个只有3.6万人口的小镇呆了几天,看到了这个曾经被传统制造业主宰命运的“耄耋老人”的焕发青春。然而不好的事情也在发生,巨额订单的突然涌入,让这座制造业重镇难以承受商业秩序和经营风险。
与厂商一样着急的是共享单车运营商,而投入巨资的则是市场倒逼的投资机构。毕竟星空体育官方网站,没有人愿意错过下一个“滴滴”。市场面前,这是一场分秒必争的战斗。
年轻游客:差点错过5万单
突然来访的两个年轻人名叫陈正江和王耿。他们介绍说,他们负责一家初创公司的采购业务,这是一家始于北大的校园自行车租赁公司,名为ofo。
“两个看上去年轻的小伙子”,这让孙浩有些尴尬。
对于富士达这个全球最大、千万级产能的自行车制造商来说,5万辆的订单显然是不够的。孙浩说:“刚接到这个订单的时候,我们心里挺郁闷的。”双方在产品的质量标准上存在差异:ofo要求在相对封闭的校园内提供短途代步车,并不要求特别好的质量;虽然富士达拥有许多国外合作伙伴,但认为产品质量应该定位在高水平。
不过,5万辆的订单很快就达成了。经过多次协商,双方达成了妥协方案——藤田愿意牺牲部分利润,让产品更加完美,让学生有更好的骑行体验。感觉。
当然,孙浩还有自己的打算。他说,当时最重要的原因是想通过这个订单找到一种互联网模式,并落实到这群大学生的创业项目中。 “我意识到互联网一定是一个趋势,但我们找不到一条应该走的互联网路,当时的做法就是一味做电商。”
“我们第一次见面时,谈论最多的话题就是骑自行车。”孙浩说道。 ofo的四位创始人都是骑行爱好者,曾是“北大自行车协会”成员。
2016年4月,富士达生产的第一批“小黄车”开始走进北京各高校。这5000名“芭蕾小姐”模特只在北京的大学里流通。 2016年11月,ofo计划从校园走向城市时,他们与富士达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开发和生产满足人们日常出行需求的订单。
很快,孙浩发现自己错过了一个“海大的风口”。原来,这就是所谓的“共享单车”,这是他很早就从海外客户那里接触到的一个陌生的概念。 “因为当时没有深入的理解,所以只停留在概念层面。”
“2015年中,我们想出了一个办法——除了用户自有车辆之外,租赁和销售将成为全球范围内非常重要的方式。用户不需要买车,只需要租车就可以。”孙浩说,“但我们离互联网太远了,我们从来没有想过无桩自行车,也没有想过通过智能终端连接用户。”
在此期间,富士达甚至参与了武汉、南京等地方政府推出的公共自行车项目。这种公共自行车是有停靠点的,必须归还到固定地点,并需要有自行车卡才可以使用。十几年后,他们把一批又一批的城市自行车放在街上,看着它们慢慢生锈,直到没人关心。
像富士达这样的自行车制造商很长时间以来都没有想到,他们生产线上的自行车会突然充斥中国城市的街道。过去很多年,这些自行车都会被贴上各种品牌的标签,漂洋过海运来。
据中国自行车协会数据,近年来我国自行车产量在8000万辆左右,其中70%以上用于出口。多年来,曾经在婚礼上作为“老三”的自行车似乎彻底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
一般情况下,普通自行车的寿命不可能短至1年。一名职业骑手拥有 4-5 辆车,并根据地点骑不同的车辆。最多就是购买新的零件进行升级;普通用户的购买价格较低,使用过程更加经济省时,购车频率较低。
框架在天津飞鸽制造商的车间里等待组装。
在中国最大的自行车生产基地天津,蓬勃发展
自行车生产运动正在兴起。
多年来,自行车制造商的业绩并没有明显的增长或下降:始终隐藏在低谷之中。
上一次行业出现小幅好转是在2010年,当时自行车运动的普及带来了美好时光。 “那时候,只要有一辆山地车,不管质量再差,都可以卖。”在一家自行车制造厂担任中层管理人员的张蓓回忆道:“那时候的日子真是太顺利了。”但即便如此,即便是捷安特、美利达等相对高端的自行车,那些推出自行车俱乐部历史悠久的厂商也没有找到突破点。互联网不发达,骑行还没有形成规模。
糟糕的局面始于2013年,原因是汽车购买放缓和行业产出整体下降。
天津自行车行业协会的一份不完全统计报告称,2015年天津自行车产销量首次出现下滑,降幅达3%。 2015年,我国自行车产量8026万辆,同比下降3.36%。雪上加霜的是,今年出口量仅为5781万台,同比下降7.7%。海外市场此前一直是国内自行车的主要流向。
张蓓说,当时一些小型自行车生产企业甚至入不敷出。有的干脆在会计期间出售上游产业链的零部件,向下游渠道经销商收取押金,最后卷款而逃。
乙方变身甲方:突然的幸福
一年多过去了,原本由两个ofo“小伙子”交付的5万辆汽车订单,如今已经增长了200倍。
2017年,富士达已获得ofo订单1000万台,接近富士达年设计产能1400万台。他们决定今年将年产能提高到2000万辆,以满足其他共享单车品牌的订单需求。
当“财神”ofo来到同样位于天津的飞鸽集团,一年后,这家公司生产出了新中国第一辆自行车。
2016年10月,他们终于接到了ofo的电话,询问代工生产事宜星空·体育中国官方网,但销售人员却将电话转给了飞歌集团北京地区的业务经理。一个月后,当意识到不够重视可能会失去这个决定其未来命运的大客户时,飞鸽派出几位高管拜访了ofo,并将合作升级为战略项目。
如今,“飞哥”生产的“小黄车”月产量已达40万辆,总订单量占“飞哥”年产能的1/3。他们每年可以提供480万辆ofo自行车。因此,飞歌集团为ofo开设的3条生产线必须满负荷运转。
2016年最后一个季度,共享经济的焦点终于从滴滴转向了摩拜和ofo。一群雄心勃勃的年轻人希望为国人解决“出行最后一公里”。他们疯狂地开着大卡车,渴望用他们色彩缤纷的小汽车填满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当然,2017年春天,富士达和飞歌集团的高管们似乎注意到了一个奇妙的变化。他们发现自己不再是满世界找订单的“乙方”,因为全世界都在找他们。
在天津艾玛工厂,工人们正在为摩拜自行车组装轮胎。
“中国自行车第一镇”的天津小镇王庆坨迎来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辉煌时刻。这个偏远郊区小镇的辉煌时光是在20年前,当时该镇的自行车产量一度占全国产销量的1/8。然而,这几年,这里的自行车产量持续下降,生产工厂的利润也从高峰期回落。自行车工厂的数量从每辆几十元降到一两元。激烈的竞争使这里的自行车工厂数量从数百家减少到数十家。
如今,手握巨额订单的摩拜和ofo正在催促这里的生产线重启,这座只有3.6万人口的小镇已经开始难以区分白天和黑夜。
购物百亿订单:谁能分享盛宴?
自行车制造商的忙碌也令人担忧。
2017年春节过后,山东滨州艾玛经销店老板彭学明带着怀疑赶到了天津静海经济开发区。他想知道为他的商店提供用品的制造商天津爱玛体育是否已经破产了。摩拜产品有限公司现为摩拜自行车的主要制造商。
2016年,彭学明付完经销店的租金和装修费用后,很长时间没有收到工厂的发货。多次打电话后,销售经理不耐烦地告诉他:“你想卖就别卖。”
与摩拜的数百辆订单和500万辆订单相比,销售经理知道哪一个更重要。
2017年,天津艾玛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突然接到摩拜单车500万辆的代工订单,即使开了4条生产线,也要实行两班倒,夜班从晚上9点一直持续到凌晨3点。第二天早上。春节以来,为了完成这笔订单,该公司已招聘了500名新员工。
3月7日,在艾玛工厂,接待彭明的销售经理安慰他,“现在发货的货只是春节前的订单。”让彭明无比沮丧的是,当大多数自行车制造商都加入之后,又有多少制造商能够为他生产出足够质量和数量的自行车。
在王庆坨设有工厂的自行车制造商上海安琪表示,他们刚刚收到ofo的20万元订单,要求在45天内完成交付。 “与普通自行车相比,共享单车的利润更高。”安琪的销售经理说道。
据中国自行车协会不完全统计,2016年天津市自行车产量4225.13万辆,比上年增长4.83%。
全国范围内,据中国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两轮自行车累计产量5303.3万辆,同比累计下降5%。但12月份,总产量519万辆,同比增长8. 4%,两轮自行车主营业务收入638亿元,同比增长0 3%,利润总额31.8亿元,同比增长1%。
在天津富士达工厂,工人们正在组装富士达产品“小黄车”ofo
ofo的生产线在10分钟内生产了16辆自行车。根据这一计算,富士达
每天有超过5000辆ofo车辆下线。
2017年共享单车的疯狂抢购将导致这些数据发生较大变化。
腾讯财经根据公开数据测算,2017年摩拜单车预计产量1560万辆,ofo预计产量1780万辆。即使以每辆自行车200元计算,这也将为厂家带来近70亿元的订单。 ;加上其他共享单车品牌,整体订单金额可能接近100亿元。
备件产能紧缺:意外的春天
共享单车改变命运的不仅仅是王庆拓的自行车制造商。上游零部件制造商甚至原材料供应商也希望从中受益。他们跳进洪水里,决定分一杯羹。
自行车市场供大于求,导致上游产品价格持续上涨。
ofo天津某工厂采购合同曝光:“芭蕾舞女郎”车型出厂价为每辆224元含税。 “ofo早期的部分订单是小工厂生产的,价格相对较低,质量保证较差。”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腾讯财经。 “现在基本不可能拿到这个价格了。”他预计,目前的车辆单价比当时“至少高出30%-40%”。
“继续飞升?用难听的话来说,我们称之为‘趁势’!”富士达集团乐其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孙浩有些生气。价格变动的原因,一方面是各大共享单车平台竞相抢夺代工厂原本有限的产能;另一方面是管材等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华北地区冬季雾霾限产,上游零部件厂商产能不足等原因。
天津九发自行车公司总经理邹素清很快就感受到了这种变化。她的公司主要生产自行车前叉,主要原材料是钢材。 2016年9月以来,上游管材价格已上涨至5300元/吨。 2015年管材价格在每吨4000元左右。
尽管现代通讯早已以电话、短信甚至社交软件为主,但邹素清的业务层面交易仍然是通过传统的纸质凭证进行。邹素清办公桌上的一台传真机是接收订单和管道经销商下达订单的主要工具。
通常情况下,邹素清会将单价和每吨的吨数发给管材供应商进行订购。若双方对单价和数量均无异议,则进入执行阶段。若有异议,待双方达成统一价格后进入执行阶段。
“去年对方提价后,单价还有砍几十块钱的可能。”邹素晴有些无奈,“从去年年底开始,就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了,言下之意就是你爱不爱。”
如果数量级从“几千”增加到“百万”甚至“千万”,价格上是否会有规模优势? “这取决于之前谈判的价格是否已经很低。”有人表示,共享单车平台通常愿意在未来下更多的订单,以在小订单上获得谈判优势。 “再减下去,就已经被挖进肉里了。”
天津艾瑟克车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润东向腾讯财经讲述了类似的经历。 “零件每天都是一样的价格,自行车踏板今天还是两块钱,明天就三块钱了。”王润东表示,以前他从来不担心上游供应商的供应情况,但现在他必须密切关注供应商的供应情况。 “如果一个环节跟不上,发货就会受到影响。”
张北对这个行业有些担心。 “在整个国内销售中,无论是上游供应链还是中间的配套工厂,现在70-80%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共享单车上。”而且供应链各方生产共享单车的意愿都比较强,动不动就有几百万辆的订单。与那些数百套的小订单相比,省去了繁琐的来回换货流程。但这样做的结果是国内的产品线和产品渠道会逐渐萎缩、崩溃。
“在需求不断增加的同时,我们还要考虑生产制造工艺井喷式增长带来的零部件供应端的瓶颈。”孙浩举了一个例子。以前一家公司供应100万套零部件,可能是满负荷生产。产能是120万台,但现在短期内要提升到200万台,根本不是条件。
“短期来看,一些小工厂会接到一些订单,但很难说是死灰复燃还是加速死亡。”孙浩举了腾讯财经的例子。如果工厂自身产能为5万辆,则接到5万辆共享单车的订单。其他客户的订单将不会被处理。当这些共享单车订单完成后,可能会遭受打击,导致其他订单全部流失,并面临破产。
“虽然大家都在寻找其他的机会,但你却不知道这个机会在哪里,你已经把自己的命运完全交给了一个不确定的因素。”张蓓说,“现在大家都看重眼前利益,当这场共享单车大战结束后,后共享单车时代,传统自行车厂商的盛宴还能上演吗?”
让王庆拓复活的是共享单车运营商。他们从投资机构那里拿到了数千亿的真金白银,但现在有一个问题困扰着他们。花掉的钱如何赚回来?
什么是正确的商业模式?
目前他们的答案是:边走边看。
(文中张蓓为化名)
我要评论